说起一种材料有那种特性,相信很多改性人都能娓娓道来。但当客户提出一种性能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很难第一时间想到哪种材料的特性会更突出。
本文整理的三张表格,相信能够帮助材料人们按图索骥,对号入座!
下图是关于单个热塑性材料的性能详解:
下图是部分热固性材料的性能解读:
塑料流动性能指标,及常见塑料的流长比
塑料流动性是指在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或分散体)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充填模腔的能力。流动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型工艺的许多参数,如成型温度、压力、模具浇注系统的尺寸及其它结构参数,在决定零件大小与壁厚时,也要考虑流动性的影响。
工业中,对塑料熔体流动性的好坏采用统一的方法测定。对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熔体指数测定法和螺旋长度实验法。熔体指数测定法是将被测的热塑性塑料装于标准装置中,在规定温度和恒定负荷下,通过测定熔体在一定时间(10分钟)内流过标准毛细管的重量值来确定其流动性的状况,该值称为熔体指数,单位为克/10分钟,通常用符号MI表示。它通常作为热塑性塑料质量控制和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条件的参数。
对同一种塑料,可以用熔体指数来比较其分子量的大小,以此作为生产的质量控制。一般来说,对化学结构一定的塑料,其熔体指数越小,分子量就越大,其断裂强度、硬度韧性、耐老化稳定性等性能都有所提高。而熔体指数大,分子量就小,成型时的加工性能就相应好一些。
塑料流动的距离和产品壁厚的比值称为“流长比”。也就是说:塑料从射嘴到流动末端的距离与平均模腔厚度的比值。
塑料流动性和粘度有密切关系,粘度越低,流动性越好,当然流动的距离也越长。随着流动的距离越长,料温下降,粘度变差,填充就变得困难。
塑料的流长比直接影响到塑料制品的进浇点数量和分布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到塑料的壁厚。
不同的塑料的流长比都会不同,往往流长比越小的塑料,其流动性也就会越差。设计中小型模具时,一般不需要计算流长比,但是对于大型模具则不可忽视流长比的计算。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塑料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