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1-22 09:27
导读:假期前如何保存好实验样本,假期前如何安全存放试剂、耗材和整理实验记录。
细胞样本
A 悬浮细胞
短期保存(1~2天):可以将细胞离心(通常800~15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然后加入适量的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后转移至新的培养瓶或离心管中,放置在细胞培养箱中,保持温度37℃、5%CO₂的环境.
长期保存(数周~数月):需要进行细胞冻存。
1 首先,收集细胞,离心后弃去上清;
2 用预冷的冻存液(一般含有血清、DMSO等成分,例如可以是90%完全培养基和10%DMSO的混合液或者直接购买商用的细胞冻存液)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合适范围,通常为1×10^6~1×10^7个/mL;
3 将细胞悬液分装到冻存管中,每管1~2mL;
4 先将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再置于-80℃冰箱过夜,之后转移至液氮罐中长期保存。要详细记录细胞的名称、来源、代数、冻存日期等信息,方便后续取用。
B 贴壁细胞
短期保存(1~2天):更换新鲜的完全培养基,确保培养基的量足够维持细胞生长,将培养瓶放置在细胞培养箱中,维持正常的培养条件(37℃、5%CO₂)。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终浓度一般为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防止细菌污染。
长期保存(数周~数月):和悬浮细胞类似,先使用胰酶等消化液将贴壁细胞消化下来,收集细胞后进行离心,然后按照悬浮细胞冻存的方法进行操作。
菌种保存
菌种保存常用的是甘油管冻存法。
其原理是甘油可以作为保护剂,在低温下防止冰晶的形成,减少冰晶对细胞的机械损伤,同时,超低温环境(-80℃或液氮)能够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几乎停止,极大程度地延长菌种的保存期限。
操作步骤:
配制甘油保存液,一般使用终浓度为15%~50%(体积比)的甘油溶液,例如可以将85mL的培养基或者纯水(ddH2O)与15mL的甘油混合,121℃灭菌30min;
将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这时候菌种的活力最强;例如,细菌一般在37℃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通过测定菌液的吸光度(如OD600)来判断,当OD600达到0.6~0.8左右时,表明菌种处于对数生长期;
在无菌条件下,将等体积的对数生长期的菌液和甘油保存液混合,分装到无菌的冻存管中,每管1~2mL;
将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中,先在-80℃冰箱过夜,然后转移到液氮(-196℃)罐中长期保存。
组织样本
A 新鲜组织(用于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短期保存(1~2天):将组织样本放在预冷(4℃左右)的生理盐水中或组织保存液(如含有抗生素的HBSS缓冲液)中,去除表面的血液、脂肪等杂质。可以把组织样本放在无菌的容器中,密封后置于4℃冰箱保存。
长期保存(数周~数月):如果是较大的组织块,先将其切成小块(一般体积不超过1cm^3),用冻存液(如含有10%DMSO和20%血清的PBS缓冲液)处理,然后分装到冻存管中,放入-80℃冰箱或液氮中保存。另外,也可以将组织固定后保存,如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组织,固定后的组织放在密封容器中,4℃保存,固定液要完全浸没组织,防止组织干涸或变质。
B 固定组织(用于病理学检查等)
一般使用福尔马林、多聚甲醛等固定剂固定组织。固定后的组织如果在假期内不进行后续处理,可以将其转移至密封良好的容器中,4℃保存。确保固定液完全覆盖组织,避免组织暴露在空气中而干燥、变形。同时,要标记好组织的名称、来源、固定日期等重要信息。
液体样本
A 全血
短期保存(数小时~1天):如果是用于检测血液细胞成分或生化指标,可以将全血收集在含有抗凝剂(如EDTA、肝素等)的采血管中,轻轻颠倒混匀,放在4℃冰箱。
长期保存(数周~数月):可以离心(3000~5000rpm,离心10~15min)分离出血浆或血清。如果是保存血浆,使用含有抗凝剂(如枸橼酸钠、EDTA等)的采血管收集血液,离心后收集上层血浆;如果是保存血清,使用无抗凝剂的采血管,血液自然凝固后离心,收集上层血清。
将血浆或血清分装到无菌、无RNA酶/DNA酶的冻存管中,每管1~2mL左右,添加适量的保护剂(如0.1%~1%的牛血清白蛋白用于稳定蛋白成分),标记好样本信息后,放入-80℃冰箱或液氮中保存。然后将其分装到冻存管中,-80℃保存。
B 血细胞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等)
离心分离出的血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可按照细胞样本的冻存方法进行保存,或者在合适的保存液(如含有葡萄糖、腺嘌呤等成分的红细胞保存液)中4℃保存。
C 细胞培养上清
若上清液中含有需要检测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分泌蛋白等)用于检测NO或者ELISA等实验。
短期保存(1~2天):可在4℃或者-20℃冰箱放置,但要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AEBSF等)防止蛋白降解,添加的终浓度根据抑制剂的种类和实验要求而定。
长期保存(数周~数月):需要分装后-80℃保存。
D 分离的外泌体
短期保存
4℃保存:将含有外泌体的样本(如细胞培养上清、体液等)收集到无菌的离心管中,密封好后直接放置在4℃冰箱。如果样本是从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得到的外泌体,最好添加一定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终浓度一般为1mM)和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终浓度为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以防止蛋白降解和微生物污染。
-20℃保存:将外泌体样本转移至合适的冻存管中,尽量减少样本中的空气,防止样本在冷冻过程中形成冰晶损伤外泌体。可以在样本中加入适量的保护剂,如0.1%~1%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增加外泌体的稳定性。然后将冻存管放入-20℃冰箱。反复冻融可能会对外泌体造成损伤,所以如果需要再次使用样本,最好一次性将所需量全部取出。
长期保存
-80℃保存:-80℃是超低温环境,能够极大程度地抑制外泌体的酶活性和其他生化反应,有效保存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操作步骤:收集外泌体样本,加入适当的保护剂,如含有10%DMSO(二甲基亚砜)和20%胎牛血清(FBS)的PBS缓冲液。将样本分装到多个冻存管中,每管体积以1~2mL为宜,这样便于后续使用,避免反复冻融。将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中,先在-80℃冰箱过夜,使外泌体缓慢降温,减少冰晶形成。之后,外泌体样本可以长期保存在-80℃冰箱中。
液氮保存:液氮的温度极低(约-196℃),因此外泌体的所有生化活动几乎完全停止,是保存外泌体最理想的长期保存方法。
操作步骤:
1 和-80℃保存类似,先将外泌体样本用合适的保护剂(如上述含DMSO和FBS的PBS缓冲液)处理并分装到冻存管中,做好标记;
2 将冻存管放入液氮罐中,注意要保证冻存管完全浸没在液氮中,并且要定期检查液氮的量,及时补充,以确保外泌体一直处于低温环境。
特殊情况保存
固定后保存(用于形态学观察),例如后期主要关注外泌体的形态结构,可以通过固定可以使外泌体的形态保持不变,便于后续通过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进行观察。操作步骤:将含有外泌体的样本与适量的固定剂(如2.5%戊二醛或4%多聚甲醛)混合,在4℃下固定1~2小时。固定后的样本可以在4℃下保存数天,或者经过适当的清洗(如用PBS缓冲液清洗3~5次)后,转移至含有少量缓冲液(如PBS)的容器中,在-20℃或-80℃长期保存,以备后续进行形态学分析。
核酸和蛋白样本
A 核酸样本(DNA和RNA)
DNA、质粒DNA样本等相对稳定,短期(数周)可在4℃保存,长期保存可置于-20℃或-80℃。
RNA样本容易降解,提取后应立即用无RNase的水溶解,加入适量RNase抑制剂,分装后-80℃保存。在保存容器上标注样本名称、提取日期、浓度等关键信息。
B 蛋白样本
如果是纯化后的蛋白,可根据其稳定性,在-20℃或-80℃保存。对于含有蛋白酶的蛋白样本,需要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后再保存。可以用Bradford法或BCA法等测定蛋白浓度,并记录下来,方便后续实验使用。
用于做后续Western Blot实验的蛋白,在测定蛋白浓度后,可根据比例添加 SDS-PAGE上样缓冲液,100℃变性5~10min;短期内使用可分装后放置-20℃保存,长期保存需要转移至-80℃。
来源:实验老司机
关键词: 实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