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EMSA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嘉峪检测网 2025-03-10 08:08

导读:本文介绍了EMSA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1. 实验原理

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法,简称EMSA)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与DNA或RNA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通过该实验可以确定特定的蛋白质是否能够结合到目标DNA或RNA序列,并且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的特性,如特异性、亲和力以及影响因素等。

 

图片来源:https://images.app.goo.gl/HZtMtbT3T4WwQWQAA

 

2. 实验材料

2.1 试剂

标记探针:生物素(Biotin)或放射性(如γ-32P)标记的双链DNA探针(例如NF-κB结合位点:5'-AGTTGAGGGGACTTTCCCAGGC-3')。

结合缓冲液:10 mM HEPES (pH 7.9), 50 mM KCl, 1 mM DTT, 0.5 mM EDTA, 5%甘油,0.1% NP-40。

竞争性探针:100×过量未标记野生型或突变型探针。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6%丙烯酰胺(29:1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0.5×TBE缓冲液。

 

2.2 仪器与耗材

垂直电泳槽(如Bio-Rad Mini-PROTEAN系统)

转膜装置(若使用生物素标记)

化学发光成像仪(如GE Amersham Imager 600)

预冷离心机、微量移液器、硅烷化EP管

 

3. 实验步骤

3.1 探针制备与标记

双链探针退火:

合成互补单链DNA(各10 μM),95℃加热5 min,缓慢冷却至室温。

生物素标记:使用Biotin 3' End DNA Labeling Kit(Thermo Fisher)进行末端标记。

 

3.2 蛋白-DNA结合反应

反应体系(20 μL):

标记探针:1 μL(终浓度10 nM)

核蛋白提取物:5 μg(推荐BCA法测定浓度)

结合缓冲液:10 μL

Poly(dI-dC):1 μL(1 μg/μL,抑制非特异性结合)

竞争性探针(可选):1 μL(100×过量)

孵育条件:室温(25℃)避光孵育20 min。

 

3.3 非变性凝胶电泳

制胶:配制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厚度1 mm),预电泳30 min(100 V,4℃)。

上样:加入10 μL结合反应液与2 μL 6×Loading Buffer(含甘油)。

电泳条件:4℃下100 V电泳1.5-2 h(溴酚蓝迁移至胶底端)。

 

3.4 转膜与检测(生物素标记)

转膜:将凝胶转至尼龙膜(0.45 μm),380 mA恒流转膜30 min。

交联:UV交联120 mJ/cm²。

显色:

链霉亲和素-HRP孵育30 min。

化学发光底物(ECL)显影,成像分析。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phoretic_mobility_shift_assay

 

4.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4.1 关键操作规范

探针设计:避免探针内部形成二级结构,推荐使用在线工具(如IDT OligoAnalyzer)验证。

蛋白活性:核提取物需分装保存于-80℃,避免反复冻融(活性下降>50%需弃用)。

温度控制:结合反应与电泳需在低温(4℃)下进行,防止复合物解离。

 

4.2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Hellman, L. M. & Fried, M. G. (2007).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for Detecting Protein-Nucleic Acid Interactions". Nature Protocols.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2021). Biotin 3' End DNA Labeling Kit Protocol.

 

Carey, J. & Smale, S. T. (2000).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

 

Bradford, M. M. (1976).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Protein Quantitation".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来源:实验老司机煲仔饭

关键词: EMSA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