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08 08:48
导读:本文介绍了小鼠结肠标本留取+瑞士卷制片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 实验原理
瑞士卷制片结合 HE 染色是经典的肠道全层结构观察方法。通过将结肠卷曲成瑞士卷形态,可在单一切片中完整展现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的连续病理变化(如炎症、隐窝结构异常等)。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小鼠模型肠道疾病研究,具有保留全结肠组织、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简化制片流程等优势。
结肠瑞士卷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代表性图像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mex.2022.101630)
传统方法局限性:
国外方法:既往研究多参考 JOVE 实验视频指导,采用木棍机械顶出肠内容物后冲洗,此过程易因机械力损伤肠黏膜结构,影响后续病理观察。
国内方法:需沿中线剖开肠管后冲洗,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若未精准沿中线解剖,易导致肠管形态不规则,造成检材浪费。离体肠管痉挛问题:肠道离体后因去神经化发生痉挛,直接冲洗时肠内容物难以排出,且操作不当可能撕裂组织,破坏完整性。
瑞士卷技术改进:
本方法通过保留系膜缘侧结构,保留在体神经支配,避免肠管痉挛,并优化冲洗流程,避免机械顶压和剖解操作,有效减少黏膜损伤;同时利用肠道自然张力完成冲洗,确保组织形态完整,为病理分析提供更可靠的样本基础。
2. 实验材料
耗材:1 mL 移液器及枪头、眼科镊、手术剪、冻存管
试剂:PBS 缓冲液、krebs 液(可选)、4% 多聚甲醛固定液
设备:解剖台、冰盒、显微镜(可选)
3. 实验步骤
3.1 小鼠处死与腹腔暴露
1.禁食处理:实验前根据实验需要看是否需 12-16 h对小鼠进行禁食(不禁水),减少肠内容物干扰。
2.颈椎脱臼法处死:快速处死小鼠,立即置于解剖台,75% 酒精消毒腹部。
3.解剖操作:沿中线剪开腹壁,暴露腹腔,定位回盲部囊袋样结构,确认远端结肠(粗细交界处)。
3.2 结肠冲洗与分离
1.肠管切断:在结肠粗细交界处(系膜缘侧保留约 2 mm)剪断肠管,避免损伤系膜血管。
2.冲洗技巧:
用 1 mL 移液器吸取 PBS 或 krebs 液,水平插入肠管断端(保持移液管与肠管方向一致,避免成角)。
轻柔推注液体,观察肠内容物排出,确保结肠无明显扩张。可通过流出的清亮液体,判断是否冲洗干净,一般2-3次冲洗即能达到满意效果。
3.解剖系膜:沿肛侧方向剥离系膜组织,完整游离结肠至肛门端。
3.3 瑞士卷制片
1.组织固定:将冲洗后的结肠立即浸入 4% 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室温固定 24 h。
2.卷曲制片:
取固定好的结肠,置于滤纸上,用眼科镊将肠管末端向系膜侧卷起,形成紧密的瑞士卷结构。
用细线固定卷芯,放入包埋盒中进行石蜡包埋。
3.切片染色:切片厚度 4-5 μm,进行 HE 染色后封片观察。
4. 注意事项
处死小鼠后需快速操作,避免组织自溶。
冲洗时压力不宜过大,防止肠黏膜损伤。
瑞士卷卷曲过程中需保持肠管自然形态,避免过度拉伸或折叠。
系膜剔除需彻底,以免影响切片质量。
5. 参考资料
[1] 肠道组织制片技术规范(实验动物科学,2020)
[2] Swiss-roll technique for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tissues (Nature Protocols, 2018)
[3] JOVE 实验视频:Intestinal Tissue Processing for Histology
来源:实验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