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22 09:36
导读:本文从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及行业应用等角度,深入解析GB/T 37133-2025《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对高压连接系统的电气安全要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压连接系统作为电动汽车能量传输的核心组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整车性能。GB/T 37133-2025作为新版国家标准,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扩展了技术范围,还强化了电气安全要求。本文从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及行业应用等角度,深入解析该标准对高压连接系统的电气安全要求。关于高压连接系统的电气安全标准其实不多,除了推荐标准、行业标准就是团体标准,所以今天的要求解析就基于GB/T 37133-2025, 在今年的2月28号新版本正式发布,替代了2018年的旧版本。我们不去比较二者的差异了,直接总结2025版本的要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5版不仅仅是高压连接器,高压线缆,也包括了软铜排连接。
一、标准升级背景与核心变化
GB/T 37133-2025将规范对象从“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扩展至“高压连接系统”,涵盖高压分配单元、控制模块等组件,并新增多项技术要求以适应行业需求:
安全性能强化:增加绝缘配合、电流过载能力、电磁屏蔽效能等指标,明确高压互锁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环保要求:规定可回收材料使用比例及有害物质限制条款,推动绿色制造。
智能化兼容性:强调数据传输接口的一致性,促进不同品牌设备的互联互通。
二、电气安全核心要求解析
(一)绝缘与耐压性能
耐电压测试
不同回路间(导体-导体、导体-外壳、导体-屏蔽层等)需承受规定电压测试,漏电流根据导线长度分级控制(如长度<5m时漏电流≤5mA)。
测试电压范围覆盖250V至1250V,针对不同额定电压设计差异化要求,例如800V系统需满足3mm电气间隙和11mm爬电距离(污染等级3)。
绝缘电阻
所有回路间的绝缘电阻需≥100MΩ,高温耐久试验后允许降至10MΩ,但需保持功能完整性。
绝缘电阻要求:>100MΩ
绝缘电阻的要求是和2018版不同的地方.
在新版中,绝缘电阻要求>100MΩ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测试电压,不同的部位测试电压不一样。
在“高压导体和高压导体之间、高压导体与互锁导体之间、高压导体与外壳之间”测试电压为1000V@60s;在“高压互锁导体与外壳之间、在高压互锁导体与屏蔽层之间、在外壳与屏蔽层之间”测试电压为500V@60s,
耐压要求
耐压要求中明确了基本绝缘和双重绝缘的测试数值。
基本绝缘:2U+1000V(rms)@60s,交流电压
双重绝缘:2U+3250V(rms)@60s,交流电压
其中,U为最大工作电压。如果使用直流电压替代交流电压,需要乘以1.41倍。
此时,由此得出在上篇绝缘材料介绍的文章中,高压连接线缆的击穿强度不仅需要考虑到耐压值,还需要考虑到厚度尺寸,使用E=U/d计算得出击穿强度。
(二)载流能力与温升控制
载流能力验证
系统需通过短时低倍(2倍额定电流30秒)和瞬时高倍(如10倍额定电流10ms)过载测试,试验后绝缘和温升性能仍须达标。
温升限值
正常工作状态下,各连接点温升不得超过55K,避免因过热导致材料老化或火灾风险。
(三)防护等级与结构安全
防护等级(IP)
正常连接时需满足IPXXD防护等级,非连接状态(手动断开后)需达到IPXXB,防止异物侵入和触电风险。
高压互锁功能
要求功率接触件与信号接触件动作顺序严格匹配:连接时功率端子先导通,信号端子后导通;断开时信号端子先断开,功率端子后断开,接触长度差值≥1mm。
三、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测试
(一)极端环境测试
温度适应性
低温贮存(-40℃)和高温贮存(最高125℃)后,系统需保持绝缘性能及机械完整性。
耐腐蚀测试
盐雾试验(96小时)、混合气体腐蚀试验后,外观无锈蚀且电气性能达标。
(二)机械与化学耐受性
振动与冲击
随机振动试验中,瞬断时间≤1μs且电阻变化≤7Ω;机械冲击试验后需通过耐压和绝缘复测。
耐化学试剂
接触燃油、冷却液等常见化学物质后,材料不得发生膨胀、开裂或电气性能下降。
四、材料与工艺规范
导体与屏蔽层
导体需符合GB/T 3956标准,铜排/铝排分别遵循GB/T 5585.1/5585.2;屏蔽层采用双层结构(铝箔+编织铜网),覆盖率≥85%。
阻燃与环保材料
护套材料需通过UL94 V-0阻燃认证,且限用铅、镉等有害物质,可回收材料比例纳入考核。
五、质量控制与行业应用
检测规则
出厂检验涵盖耐电压、绝缘电阻、防护等级等全检项目;型式检验需覆盖所有技术要求,包括极端环境模拟。
智能化检测技术
引入机器视觉与AI算法,实现端子压接质量自动检测(缺陷检出率≥99.8%),提升生产一致性。
行业应用趋势
面向800V高压平台,开发耐压1000V以上的绝缘材料;集成液冷管路解决大电流散热问题,推动轻量化与高密度设计。
六、结语
GB/T 37133-2025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安全要求,为电动汽车高压连接系统的设计、生产和检验提供了权威依据。随着电压平台升级和智能化技术发展,未来需进一步融合新材料与新工艺,持续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奠定安全基石。
(注:本文基于GB/T 37133-2025标准文件及行业实践分析,具体技术参数以官方发布文件为准。)
来源:线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