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25 08:50
导读:如何确认检定校准的结果,在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有关程序中应该有具体规定,一般是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校准报告的技术确认工作,并签字确认以示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校准报告结果确认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为什么要进行结果确认
在认可条款要求:“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核查、检定或校准等方式,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针对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其检测数据及相关记录中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
需特别注意,不是说仪器设备经检定或是校准之后,就证明仪器设备是合格的,就可以直接使用了。检定证书会给出设备是否合格的结论,其结论是根据相关检定规程做出的。而校准证书只给校准数据,不出具合格与否的结论。因此是否能够满足实验室的使用技术要求,需要实验室进一步对校准结果进行有效的技术确认。如果校准值不符合实验室要求,则需要调试或者维修,之后再重新校准。如没有必要进行调试维修的,要确认该仪器什么时候可以进行修正使用、限制使用或是降级使用。对于限制使用或是降级使用的仪器设备,如果暂时没有替代,可以考虑缩短校准周期。同时,要按照自己机构仪器标识管理规定正确使用标识。
2.如何进行确认?
如何确认检定校准的结果,在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有关程序中应该有具体规定,一般是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校准报告的技术确认工作,并签字确认以示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校准报告结果确认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基本信息的确认
(1)检定校准机构的资质。检定校准机构是否具有资质,其测量范围可否满足检定校准需求,应当在设备检定校准实施前完成评价;实施鉴定后的报告还需要核对资质信息是否完整。在检定校准实施之后,可以由设备管理人员或者检测人员进一步确认。
(2)测量范围的确认。检定校准机构是否具有所检定校准参数的测量能力,需要查看其证书附表,包括:测量参数是否取得计量授权或CNAS认可;该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是否满足检定校准设备的要求。授权资质决定报告的适用范围,根据授权范围决定。
(3)送检单位及设备信息。检定校准证书上应当记载申请检定校准的检测机构的名称、地址等信息以及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准确无误,但在实践工作中,也有出现差错的情况。因此当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在拿到检定校准证书时,应当对这些信息进行确认,确保与实际情况相符。
3.技术信息的确认
(1)检定结果的确认。设备检定合格,检定机构就会出具检定证书,在证书上注明合格或者设备的准确度等级,检测机构通常会直接将设备投入使用中。
(2)校准结果的确认。
① 确认需要校准的参数是否全部进行了校准,在证书中体现了标准值、示值或示值误差等。需注意:
②结果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设备的预期用途可以参照:检测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设备校准所参照、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有时还可以从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极限值等要求中获取。这是开展校准结果确认的关键环节。
③测量范围或测量点的校准确认
检测机构在提出校准申请时,必须明确校准参数的测量范围或测量点,以方便校准机构有针对性进行校准,在满足检测需求的同时,保证校准的经济、节俭。在实践中,由于检测机构对测量范围没有明确,或校准机构的疏忽、没有校准能力,会出现校准范围未覆盖检测范围的现象,如粗糙度仪校准证书的校准范围为(0.07-4.28)μm,但检测需要的范围却是(0.01-10)μm,校准结果未能满足检测需求,需要继续对未覆盖的范围进行校准。
④计量溯源性信息确认
在校准证书中应当包括计量溯源性信息,具体是:校准机构开展校准进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差及证书编号与有效期等信息;或者是出具的数据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国际单位制的声明。
⑤测量不确定度信息确认
测量不确定度信息是校准机构在校准证书中必须提供的信息,通常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同时应提供包含因子。有时可能会提供相对测量不确定度。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要求不超过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则表明设备的精度要求已不能满足检测需要,有必要更换设备。
检定证书不一定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如果证书中有准确度等级或者是最大允许误差,可以相应的最大允许误差计算出测量不确定度,具体可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审与表示》中关于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获取,其中区间半宽度a即最大允许误差,而k值通常依均匀分布考虑取√3。
4.结果确认的其他工作
(1)合理利用修正信息
在对检定或校准结果进行确认后,针对计量检定结果产生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要考虑是否需要利用。当检测方法对其准确度有明显要求时要用修正数值去进行修正的;当测量结果参与检测结果运算,或直接读取检测结果时,需要应用用修正值和修正因子去修正。
(2)状态标识确认
将设备的预期用途与检定校准结果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合格、准用或停用。检测人员应当根据确认结论在设备上粘贴或加挂适当的标识,表明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以方便设备使用人员使用设备,防止误用不合适的设备。
(3)检测结果的追溯
对于不满足检测需求的测量设备,应当停止使用该设备,并对可能受设备不合格检定校准状态影响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这些数据可能存在的风险,必要时需要对已出具的检测结果进行追溯,追回检验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
5.怎样使用校准结果?
当我们拿到仪器的校准报告的时候,该如何将校准结果包含的修正信息应用到实际检测工作中呢?通常,当校准报告给出修正值时,实际值=示值+修正值;当校准证书给出修正因子时,实际值=示值×修正因子。
当测量结果参与检测结果运算,或直接读取检测结果时,需要应用用修正值和修正因子去修正。但要清楚什么情况需要修正,什么情况不需要修正:
1、不需要使用修正信息时
校准报告给出的修正值是否使用,主要看产生的偏差是否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对检测结果准确度有无影响,如果无影响不需修正。
例如:一台恒温干燥箱使用温度为 100℃,校准温度为 100℃,校准后 100℃ 的修正值是 +0.3度,如果检测方法要求在100±2℃,那么这台恒温干燥箱满足标准方法要求,则不用使用修正值,反之则需要修正。
2、当需要使用修正信息时
当我们通过分析校准报告及检测方法,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使用仪器原有的示值,而要使用修正值时,需注意:
(1)在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的“确认意见”栏中注明调整情况;
(2)在各种原始检测记录格式中增加修正值一栏,确保修正值的应用不被遗漏。需要在使用修正值的设备进行检测时,在检测原始记录表上注明修正值的使用情况,并在每次校准后更新使用。
(3)为保证每位该设备的使用者获得修正信息,避免遗漏,可将修正信息张贴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校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