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效机制及分析方法

嘉峪检测网 2025-07-13 09:17

导读:分享一个典型的失效分析案例,探讨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效机制及分析方法,希望能为行业同仁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半导体产品的可靠性验证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典型的失效分析案例,探讨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效机制及分析方法,希望能为行业同仁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案例基本信息:

1)产品类型:模拟开关芯片2)应用领域:工业控制系统3)失效现象:低温环境下无输出信号

 

问题描述:某工业应用中,一款模拟开关芯片在-35°C环境下出现功能异常。在标准供电条件下(VDDI=3.3V,VDDA/VDDB=10V),当输入为高电平时,无法在输出端检测到正常信号。

 

失效分析方法论

第一阶段:基础检测,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器件在常温常压下功能正常。

1)外观检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封装完整性2)电气测试:进行引脚间导通性和漏电流测试3)功能测试:在标准测试条件下验证器件功能

第二阶段:环境复现测试

1)搭建与客户相同的测试环境2)复现了低温下的失效现象3)确认问题的重现性

第三阶段:参数特性分析

1)低温环境下(<-20°C)电源电流出现异常2)当电源电压处于特定范围时,电流消耗异常增加,这种异常与温度密切相关

第四阶段:内部电路分析,对器件进行非破坏性开封,使用微探针技术。

1)在低温环境下对关键节点进行测试2)发现内部基准电压电路工作异常3)基准电压无法达到设计值

第五阶段:电路层面深入分析,通过对基准电压电路的分析,发现可能的失效机理。

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效机制及分析方法

 

异常工作状态:

1)基准电压卡在较低电平,达不到设计值2)启动电路时序异常3)器件无法建立正常的工作点

仿真验证: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假设进行验证,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失效机理正确性。

1)建立了器件的热电模型2)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高度吻合

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效机制及分析方法

根本原因定位(物理失效分析):

1)逐层去除器件封装材料2)在硅片级别进行缺陷检测3)发现了关键器件的物理缺陷

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效机制及分析方法

关键发现:1)在基准电压电路的关键器件中发现微观缺陷2)该缺陷在低温环境下影响器件电气特性3)这种缺陷属于工艺过程中的随机性缺陷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1)测试程序优化:增加低温环境下的筛选测试2)参数监控:加强关键参数的监控和控制3)质量管控:提高相关工艺步骤的质量标准

 

经验总结:

这个案例展现了现代半导体失效分析的完整流程和方法。虽然遇到的是低概率的随机性缺陷,但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我们解决了具体问题。在半导体行业,每一次深入的失效分析都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我们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子产品。

 

来源:Top Gun 实验室

关键词: 芯片 失效机制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