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7-15 17:17
导读:2025年7月4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芯生命”)宣布,其核心产品TrueVision 18™外周IVUS(血管内超声)导管正式获批国家药监局(NMPA)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局面,标志着中国外周血管精准介入的全新突破。
2025年7月4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芯生命”)宣布,其核心产品TrueVision 18™外周IVUS(血管内超声)导管正式获批国家药监局(NMPA)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局面,标志着中国外周血管精准介入的全新突破。
TrueVision 18™作为国产首款外周IVUS导管,以30MHz全球最高分辨率、10mm/s最快回撤速度、最易用的一键图像自动分析以及独有的造影融合技术,成就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精准介入解决方案,有望让外周介入更精准、更有效,助力临床改善患者生命健康。
# 血管内超声IVUS
IVUS技术诞生于20世纪末,是一种用于检测血管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的影像技术。它利用安装在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发现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血管内超声在成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上不断进步。
目前,血管内超声不仅在成像分辨率上有了显著提升,通过采用高频率探头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提高了血管壁结构的清晰度;还在临床应用上进行了优化,通过引入三维重建技术和实时导航系统,增强了医生对病变位置的准确定位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此外,通过引入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了对血管内超声图像的远程传输和专家会诊,提高了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精准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IVUS的兴起,弥补了传统血管造影二维成像的不足,为外周领域动静脉的精准化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血管在超声下的图像
1: 外膜是由胶原蛋白组成,超声反射信号强烈(显示为白色)
2: 中膜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无超声回波信号(显示为灰色)
3: 内膜致密,介于中膜和血流之间,显示为白色
4.管腔:血液
5.衰荡区:“光晕”
6.盲区:导管
# 国内IVUS市场概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血管类超声(IVUS)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2017年的2.2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1.5亿元,CAGR为50.9%。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血管类超声(IVUS)市场规模约为19.3亿元。
其中,用于冠状动脉的血管类超声(IVUS)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8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0.4亿元,CAGR约为54.1%。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用于冠状动脉的血管类超声(IVUS)市场规模约为17.8亿元,占据整个市场的92.23%。
而用于外周血管的血管类超声(IVUS)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0.4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1亿元,CAGR为30.5%;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用于外周血管的血管类超声(IVUS)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占据整个市场的7.77%。
# 北芯生命IVUS系统
TRUEVISION® & VivoHeart®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为首个国产原研IVUS产品,拥有行业最高的成像分辨率(60MHz超声成像频率)、全球最快的成像速度(100帧/秒断面成像;10mm/s回撤速度),以及高性能智能图像分析平台。
关于TrueVision 18™外周IVUS导管
1.高清——行业最高分辨率
30MHz超清成像以及70um轴向分辨率
兼顾穿透深度与清晰度
精准识别更多病变细节、易读易学
2.高速——行业最快回撤速度
10mm/s最快回撤速度及100FPS最高帧频
150mm最长的自动回撤距离
15秒即可完成150mm血管扫描
节省成像时间,减少回撤次数
具有更高的手术效率、更简便的操作
▲颈动脉示图(左)和下肢动脉示图(右),
3.智能易用——行业独家兼具全序列智能分析和造影配准功能的IVUS系统
inSmartVision™智能分析:最准确、最易于操作的一键图像自动分析
EasyGo造影配准:实现快速、精准定位支架落脚点
一键自动回撤:精准定位,新手也能输出稳定图像
以智能化降低精准诊断门槛,解决“影像孤岛”痛点,减少术中操作,降低读图难度,辅助术者快速、准确制定手术策略。
▲颈动脉示例,图片源自北芯生命官微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