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推动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提升的六种驱动力

嘉峪检测网 2025-08-06 12:11

导读:从事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朋友们都知道: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质量管理体系(QMS)的有效运行与持续改进是法规的强制要求,是药监局监管的重要一方面。

从事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朋友们都知道: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质量管理体系(QMS)的有效运行与持续改进是法规的强制要求,是药监局监管的重要一方面。

本文,分享推动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提升的六大驱动力。

第一部分 外部驱动力 

No.1 客户投诉和反馈 

1).法规依据:ISO 134858.2.1反馈、8.2.2 抱怨处理和GMP 的第七十一条均明确要求建立有效的客户反馈(含投诉)处理程序。

2).动力机制:医院、经销商、最终使用者等客户对的投诉和反馈是最真实的产品性能和市场接受度的晴雨表。

No.2 不良事件监测 

1).法规依据:ISO 134858.2.3 向监管机构报告和GMP的第七十二条均对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调查和处理有强制性规定。

2).动力机制:不良事件是产品安全有效性的严重警报,直接关联巨大的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监管处罚风险。

No.3 监管机构的检查 

1).法规依据:医疗器械常见的检查有,中国监管机构的飞行检查、日常监督检查;欧盟公告机构的检查;美国FDA的检查等等。

2).动力机制:监管检查是官方对企业合规性的直接审视,检查结果(特别是发现的不符合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许可、产品注册、市场声誉乃至生存。

第二部分 内部驱动力 

No.4 数据统计和分析 

1).法规依据:ISO 134858.4 数据分析和GMP的第七十三条均明确要求组织必须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QMS的适宜性、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

2).动力机制:数据是客观评价体系运行和产品质量的基石。基于数据的决策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

No.5 内部审核 

1).法规依据:ISO 134858.2.4 内部审核和GMP的第七十七条都强制要求组织定期进行内审,以确定QMS是否符合计划安排、本标准要求及法规要求,并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2). 动力机制:内审是企业自我诊断、自我体检的过程,是独立于日常运作的、系统性的符合性检查和有效性评估。

No.6 管理评审 

1).法规依据:ISO 134855.6 管理评审和GMP的第七十八条要求最高管理者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对组织的QMS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动力机制: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决策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导,基于各种输入信息,对体系的整体绩效和未来方向进行战略性评估与决策。

总结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提升,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旅程。

外部动力(客户反馈、不良事件、监管检查)如同警报器与助推器,以外部压力迫使企业正视问题、快速响应、弥补短板,确保满足法规底线和市场准入的生死线

内部动力(数据分析、内审、管理评审)则如同引擎与方向盘,驱动企业主动寻求优化、系统化运作、前瞻性布局,追求卓越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品牌信任基石护城河

 

来源:医研笔记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