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涂料雾影缺陷原因与解决方法

嘉峪检测网 2025-08-23 13:46

导读:涂料雾影缺陷原因与解决方法。

涂料缺陷(Paint Defects)

十三、雾影(Haze)   

1.描述(Description):

根据GB/T5206-2015/IS0 4618:2014 《色漆和清漆术语和定义》 2.137 雾影 haze:雾影是指高光或透明涂层呈现出乳白色乳光的现象。

雾影主要表现为涂层表面由于瑞利散射现象①(Rayleigh scattering)和米氏散射现象②(Mie scattering)的存在,在特定光线(尤其是斜射光或反射光)下呈现出类似薄雾、朦胧或浑浊的视觉效果。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光涂层雾影和透明涂层雾影两类:针对于高光涂层,雾影破坏了高光涂层应有的均匀光泽和镜面感(如图1所示);针对于透明涂层,雾影通常不涉及明显的异物,只是涂膜本身不够通透,有点类似透过磨砂玻璃看物体。雾影缺陷涂膜表面可能光滑平整,通常并不会导致涂层性能(如耐腐蚀性、附着力)的显著下降,但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价值。

http://www.anytesting.com/uploads/ad/weixin20151213185125.png

图1 涂料表面雾影缺陷图

 

2.可能原因(Probable Causes):

http://www.anytesting.com/uploads/ad/weixin20151213185125.png、

3.预防措施(Prevention):

a. 优化涂料性能与调配:

使用高效分散剂,通过砂磨机或球磨机将颜料颗粒分散至规定粒径(通常<5μm),并在调配后通过滤网过滤,去除团聚颗粒和杂质;在混合树脂和溶剂前,通过小样试验确认两者的相容性(如观察是否分层、沉淀),避免使用不匹配的材料;涂料应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水分、灰尘混入;使用前需充分搅拌,确保成分均匀;

b. 规范施工过程

根据涂料类型调整喷枪压力、喷嘴大小和喷涂距离,确保漆雾雾化均匀,湿膜厚度一致。保持施工环境清洁,控制好相对湿度、温度,若湿度超标,可通过除湿机或升温降低湿度;喷枪移动速度保持均匀,相邻喷涂幅重叠 50%,避免局部堆积或漏喷;

c. 加强基材预处理

通过溶剂擦拭、喷砂或磷化处理,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锈迹和杂质,确保表面洁净度达到国家标准;根据涂料要求对基材进行打磨,确保表面粗糙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粗或过光滑;

d. 严格控制干燥与固化条件

避免干燥过快;根据涂料类型控制固化温度和时间等。

4.修复方法(Repair):

a.  轻度雾影(表面略朦胧):用精细砂纸轻轻打磨表面,去除表层不平整的微观结构;用专用清洁剂(如异丙醇)擦拭,去除打磨残留的粉末和油污;采用镜面抛光(配合羊毛轮+抛光蜡),通过物理研磨让表面更光滑,减少光散射;

b. 中度雾影(局部模糊):确认是否因涂层厚度不均导致;对缺陷区域进行局部脱漆;

c. 重度雾影(大面积浑浊):需彻底脱漆后重新施工,同时排查涂料本身质量(如颜料分散度、树脂相容性),更换合格涂料。

5.专业名词解析(Interpretation of Professional Terms):

① 瑞利散射现象(Rayleigh scattering)

瑞利散射是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 Rayleigh)于19世纪提出的光学现象,当光遇到直径远小于其波长的微小粒子(通常小于波长的1/10)时,光线会被粒子向各个方向散射。其核心特征是:

a. 粒子尺寸要求:散射粒子的直径需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可见光波长范围为 400-700 nm,因此粒子直径通常<50 nm);

b.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短波长光(如蓝光、紫光)的散射强度远大于长波长光(如红光、橙光);

最经典的瑞利散射现象是天空呈现蓝色(如图2所示),地球大气层中充满了氮气(N2)、氧气(O2)等气体分子,其直径约为0.1 nm,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00 nm),满足瑞利散射的条件(散射颗粒尺寸<0.1λ),瑞利散射的强度与波长密切相关,短波长的蓝光、紫光被散射得最剧烈,同时由于人眼的视觉系统对蓝光的敏感度远高于紫光,因此天空在人眼中呈现蓝色。

http://www.anytesting.com/uploads/ad/weixin20151213185125.png

图2 蓝天白云散射示意图

② 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

若涂层中微小颗粒尺寸增大(接近或超过可见光波长,如 50-1000 nm),散射类型会转为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此时散射强度对波长的依赖性减弱,雾影可能呈现更“浑浊”或“发白”的效果(而非朦胧感);

a.最颗粒尺寸要求:散射颗粒的直径与入射光波长相当或更大(通常为 50nm-10μm,可见光波长为 400-700nm);

b.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散射光强度对波长的依赖性较弱几乎对所有波长的可见光(红、绿、蓝)散射强度相近。因此,米氏散射通常呈现“白色”或“淡灰色”的散射光;

c.散射方向:散射光具有明显的前向散射特征(即散射光主要集中在与入射光方向一致或接近的方向),且前向散射强度远大于后向散射(与瑞利散射的各向同性分布不同)。颗粒尺寸越大,前向散射的集中性越显著。

最经典的瑞利散射现象是白云,云是由大量微小的水滴(直径约1-100 μm)或冰晶(形状不规则,尺寸类似)组成的集合体。这些颗粒的尺寸远大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00 nm),且与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或更大),满足米氏散射的核心条件——散射颗粒尺寸接近或大于入射光波长。米氏散射的散射强度对波长的依赖性很弱。散射光中各种波长的强度差异较小,几乎所有可见光波长都被均匀地散射,这些被散射的所有波长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眼感知到的“白色”(太阳光本身是白色,散射后保留了这种混合特性)。

因此,在涂料行业中,瑞利散射主导的雾影缺陷更偏向“柔和的朦胧”,而米氏散射主导的雾影缺陷可能导致更明显的,尤其是在透明涂层中产生类似白云感觉的“白浊”。

 

来源:涂料工业

关键词: 涂料 雾影缺陷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