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嘉峪检测网 2025-08-25 15:12

导读:针对目前市场需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对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测试方法及可行性上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
Abstracts摘要:本文通过硅酮胶黏附测试快速筛选不同厂家的无氟消光蜡,然后对比测试筛选后的无氟消光蜡B2和含氟消光蜡T1在原材料结构成分、梯度添加量、热稳定性、膜印、高低压水煮以及人工老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最终得出无氟消光蜡B2在一般户外耐候及以下级别粉末涂料中可等量替代含氟蜡T1。
 
0 引言
 
PFAS(全氟烷基/多氟烷基及其衍生物),包括PFOA、PFOS、PFHxS等多种物质,是一种人造化学品,因其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但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关注的有害化学品,因其难以分解、生物富集、广泛应用和多种毒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各大法规集中限制的焦点之一。除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限制的C9-C14类、PFOA类、PFOS类PFAS物质,有更多的品类正在进入各大法规的限制范围,包括REACH、美国各州法规以及亚洲各国管控范围。仅REACH而言,除了已经被限制和列入SVHC(高关注物质清单)的几十种PFAS物质,更有多达数千种PFAS已经通过提案环节,预计在2024-2025年正式被列入。
 
从市场端角度,已有明确需求来自保温杯行业和MDF行业,要求提供PFAS-free产品或无氟产品,部分客户要求总氟含量(TF)<100ppm甚至要求TF<50ppm。而随着法规的进一步推进,家电、家具、儿童用品乃至所有领域都有可能涉及此需求。目前粉末涂料行业里主要基于氟元素总含量(TF)作为无氟产品的管控标准,而粉末涂料中氟元素来源主要是PTFE砂纹剂、PTFE耐磨蜡、PTFE改性的消光蜡等,且受当地法律法规及政策影响,部分进口含氟原材料也面临着停产断货的风险。因此粉末涂料需要寻找可以替代含氟原材料的可行性方案,同时需要保证 “去氟化”后的原材料不影响产品性能。
 
本文探究了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硅酮胶测试快速筛选不同厂家的无氟消光蜡,然后较详细的对比测试了筛选后的无氟消光蜡B2和含氟消光蜡T1在原材料结构成分、耐温性、梯度对比、热稳定性、膜印、高低压水煮以及人工老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以给出无氟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方案。
 
1 试验部分
 
1.1 实验设备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1.2 实验材料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1.3 基础参考配方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1.4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2 实验方法
 
2.1 快速筛选不同厂家无氟蜡粉
 
2.1.1 测试样品命名及制备
 
选取A供应商提供的两款无氟蜡粉命名A1,A2;B供应商提供蜡两款无氟蜡粉命名B1,B2;C供应商提供的无氟蜡粉命名C1;现用的含氟蜡粉命名T1。按表3HAA体系配方组分分别称量原材料,设置不加蜡粉实验组为空白对照组,测试组蜡粉添加量均为1%,经双螺杆挤出机均匀挤出、冷却压片后,由咖啡磨打碎,200目筛网过筛,最后经200℃/10min烘箱烘烤后得到待测样板,通过目视观察表面效果以及对比加入蜡粉后基础性能上的差异。
 
2.1.2 快速筛选无氟蜡粉测试
 
利用硅酮胶黏附测试进行快速筛选无氟蜡粉。选用西卡硅酮胶,将硅酮胶均匀的涂敷在样板上,涂敷过程中要把空气排空,确保硅酮胶和涂层紧密接触;然后室温下自然放置一周以上时间,最后用力撕掉样板上的硅酮胶,若无法撕掉则判定合格。
 
2.2 有/无氟蜡粉在原材料上的差异对比测试
 
2.2.1 DSC测试
 
通过DSC测试对比这两种原材料在熔融温度上的差异。
 
2.2.2 原材料烘烤测试
 
先用天平准确称量锡箔盘净重,再在锡箔盘中分别称取样品无氟蜡B2和含氟蜡T1各5g,然后在220℃烘箱中烘烤1h,最后用天平称量烘烤后的重量,计算出挥发份以及观察有/无氟蜡粉高温烘烤后颜色上差异。
 
2.3 不同添加量的有/无氟蜡粉性能对比测试
 
2.3.1 梯度测试
 
在聚酯TGIC双组分体系中,加入蜡粉含量分别为1%, 2%, 3%的含氟蜡T1与无氟蜡B2,按照2.1.1中所述共混操作,磨粉喷板固化后对比测试有/无氟蜡粉不同添加量对表面状态及其它性能的差异。
 
2.3.2 热稳定性测试
 
在纯白色聚酯体系中添加3%含量蜡粉,按照2.1.1中所述共混操作,磨粉喷板后分别按照以下温度固化:200℃/10min,200℃/20min,200℃/40min,220℃/20min,最后利用色差仪对比色差变化。
 
2.4 无氟蜡B2对标含氟蜡T1在应用行业上的性能要求测试
 
2.4.1 膜印测试
 
选用兴发铝业和华建胶带,将胶带粘附在样板上,自然放置5h后撕下,多角度查看涂层上是否留下印记。
 
2.4.2 水煮测试
 
常压水煮:测试样板放入烧杯中,常压加热水煮2h,测试光泽、附着力及色差。
 
高压水煮:测试样板放入高压锅中,高压水煮1h,测试光泽、附着力及色差。
 
2.4.3 人工老化测试
 
UV老化测试:参考标准ASTM G154-16。氙灯老化测试:参考标准ISO 16474-2-2013。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厂家无氟蜡粉初步筛选测试
 
含氟消光蜡常用在双组分聚酯体系中,被用来制备哑光涂层。双组分哑光粉末涂料因其表面细腻,流平好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建材铝门窗行业。原含氟蜡T1用在铝门窗上不会影响硅酮胶的黏附,现对不同厂家的无氟蜡是否影响硅酮胶的黏附进行快速筛选测试,不合格则停止测试。同时,对比测试不同厂家无氟蜡和含氟蜡在基础性能上的差异,若有明显差异则判定失败,停止测试。
 
初步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测试样板如图1所示。A供应商提供的样品A1和A2在同等添加量下,样板表面光泽低且表面毛糙,判定失败,停止测试;测试样品B1和样品C1在硅酮胶黏附测试中,均可以撕下来,不满足行业要求,判定失败,停止测试。空白样、对比样T1和测试样B2黏胶测试用力无法撕下,且在表面状态、机械性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选择继续测试。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综上快速筛选测试结果表明,加入蜡粉会影响样板的表面状态、光泽等,同时蜡粉的上浮也会影响硅酮胶的黏附。本文旨在寻找一种无氟蜡去替代现用含氟蜡T1,且满足含氟蜡T1的各项性能要求或无明显太大差异。
 
3.2 无氟蜡B2与含氟蜡T1在原材料上的差异对比测试
 
本测试主要探究了无氟蜡B2和含氟蜡T1在原材料本身上的差异性,从蜡粉原材料熔融温度、挥发性、耐温性上进行对比测试。
 
3.2.1 DSC测试结果分析
 
DSC测试结果如表6、图2所示,结果表明无氟蜡B2起始熔融温度略高于含氟蜡T1,两者差值约4.5℃,吸热峰值温度两者无明显差异,均在132℃左右,由此可以推断这两种蜡粉成分比较接近。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3.2.2 原材料烘烤测试结果分析
 
表7是无氟蜡B2与含氟蜡T1在烘箱中220℃烘烤1h挥发性对比测试数据,测试样见图3。结果表明,含氟蜡T1的挥发份略高于无氟蜡B2,这可能是因为烘箱内鼓风机持续工作,测试样品放入烘箱时,部分样品被吹飞,本实验结果可能有误差,仅供参考。图3可以发现,无氟蜡B2高温烘烤后几乎未发黄而含氟蜡T1黄变严重,所以无氟蜡B2在制备低光浅色产品时更具有优势。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3.3 含氟蜡T1与无氟蜡B2不同添加量梯队对比及热稳定性测试
 
3.3.1 不同添加量含氟蜡T1和无氟蜡B2的差异性测试
 
表8为不同添加量无氟蜡B2对比测试含氟蜡T1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含氟蜡还是无氟蜡,随着蜡粉含量的增加,样板光泽随着下降;在同等添加量蜡粉的情况下,无氟蜡粉样板光泽略高于含氟蜡样板,这可能是因为无氟蜡上氟到样板表面少,导致光泽略高;同时对比测试了添加不同含量蜡粉,对硅酮胶的黏附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蜡粉含量从1%到3%,都不影响硅酮胶黏附,有/无氟蜡粉均撕不掉。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3.3.2 热稳定性测试
 
3.2.2中原材料高温烘烤测试表明,无氟蜡B2耐温性明
 
显优于含氟蜡T1,而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添加量为3%的有/无氟蜡加入到白色体系中对黄变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9所示,当固定烘烤温度为200 ℃同时延长烘烤时间至40 min,含氟蜡T1Δb 值变化要略小于无氟蜡B2;当提高固化温度到220 ℃,含氟蜡T1Δb值变化要略大于无氟蜡B2。综上,当固化温度在200 ℃左右时,含氟蜡T1色差值小,比无氟蜡B2更具有优势;当固化温度在220 ℃时,含氟蜡B2色差值更小,比含氟蜡T1更具有优势,但两者整体上差异不明显。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3.3.3 高低压水煮测试
 
本实验探究了在不同固化体系中,含氟蜡与无氟蜡在高低压水煮测试中的差异,如表10所示。在TGIC体系中,常压水煮含氟蜡T1与无氟蜡B2在保光率、色差以及划格附着力无明显差异;高压水煮测试中,含氟蜡T1保光率更好,无氟蜡B2附着力略优。在HAA体系中,无论是常压水煮还是高压水煮,含氟蜡T1与无氟蜡B2均无明显差异。综上测试结果表明,无氟蜡B2替代含氟蜡T1后,在TGIC/HAA体系中高低压水煮几乎无明显差异。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3.4 无氟蜡B2替代含氟蜡T1在应用行业上的性能要求测试
 
3.4.1 膜印测试
 
建材行业有客户要求胶带黏附在粉末涂层被撕掉后无明显印记,简称膜印。所以本实验主要探究了在不同固化体系中无氟蜡B2替代含氟蜡T1后能否满足行业上的膜印要求,见图4。在TGIC体系中,不加蜡粉的空白样几乎没膜印,含氟蜡T1与无氟蜡T2均有轻微膜印;在HAA体系中,空白样与含氟蜡T1几乎没膜印,而无氟蜡B2则有轻微膜印。综上测试结果表明,在粉末体系中添加蜡粉容易造成膜印,在TGIC体中表现的更明显;在HAA体系中含氟蜡T1几乎无膜印明显优于无氟蜡B2。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3.4.2 人工老化测试
 
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无氟蜡B2替代含氟蜡T1后是否影响户外涂层的耐候性,测试结果见表11。在TGIC体系中,氙灯测试和UV老化测试结果一致,无氟蜡保光率略优于含氟蜡,这可能是因为无氟蜡比含氟蜡上浮到样板表面少,导致无氟蜡制备的样板光泽略高,保光率也略好。而在HAA体系中,氙灯测试结果表明无氟蜡保光率明显低于含氟蜡,UV老化测试结果接近。综上,户外体系中添加蜡粉会影响粉末涂层老化性,无氟蜡与含氟蜡对户外涂层耐候性影响接近,无较大差异。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4 结语
 
本文对无氟消光蜡能否替代含氟蜡进行了可行性探究测试,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初筛测试3个不同厂家的5支无氟消光蜡,仅B厂家无氟蜡B2同含氟蜡T1初测结果一致,硅酮胶黏附一周后无法撕下,表明市场上较少无氟蜡产品可替代含氟消光蜡。
 
(2) 从原材料本身分析,无氟蜡B2熔融温度略高于含氟蜡T1, 吸热峰值温度两者无明显差异,表明两者成分接近,无较大差异;原材料耐温性测试结果表明,无氟蜡B2耐温性明显优于含氟蜡T1,使用无氟蜡B2有利于制备出浅色低光产品。
 
(3) 不同添加量蜡粉梯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无氟蜡B2和含氟蜡T1均随着添加量增加光泽会降低;同等添加量条件下,两者光泽接近,表面状态及其余性能无明显差异;同时增加蜡粉添加量,也不会影响硅酮胶黏附。
 
(4) 在白色产品中评估蜡粉的热稳定性,分别添加3%含量有/无氟消光蜡,在不同固化温度,不同固化时间下对比色差变化,无氟蜡B2与含氟蜡T1色差变化无明显差异。
 
(5) 在深色产品中评估蜡粉的高低压水煮后色差、光泽变化,结果表明无氟蜡B2高压水煮后附着力略优于含氟蜡,其余性能无明显差异。
 
(6) 在建材铝门窗行业测试蜡粉对膜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GIC/HAA体系中,有/无氟蜡粉引起的膜印痕迹几乎一致,无明显差异,
 
(7) 在户外耐候产品中评估蜡粉对耐候性的影响,氙灯老化和UV老化测试结果表明,在一般耐候性户外产品中,无氟蜡B2对耐候性能的影响接近含氟蜡T1。
 
针对目前市场需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对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测试方法及可行性上具有指导意义。综上所述,在普通耐候性户外产品及以下级别粉末涂料中,无氟蜡B2几乎可以等量替代含氟蜡T1;而在户外超耐侯体系中,无氟蜡是否可以替代含氟蜡还需进一步老化测试。
 
参考文献[1] 王耀强. 矿山机械油改粉工艺探讨[J]. 中国设备工程-涂装技术, 2020(2): 122-123. [2] 奉华,袁圆,李钊. 工程机械粉末喷涂工艺刮腻子工序探讨[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23(4): 63-67.编辑:邓凯来源:粉末涂料与涂装2024-6  梁天 孙康 ( 老虎表面技术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
 
无氟消光蜡替代含氟蜡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涂料工业

关键词: 无氟消光蜡 粉末涂料、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