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4-10-09 08:48
导读:本文结台精铸件结构优化设计实际经验.分析了六种不同类型“筋”对产品结构优劣影响,提炼了适用于精铸结构的“筋”布置方式,对于精铸件产品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
本文结台精铸件结构优化设计实际经验.分析了六种不同类型“筋”对产品结构优劣影响,提炼了适用于精铸结构的“筋”布置方式,对于精铸件产品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前言
近年来,产品设计师利用各种工艺手法,成功实现了部分精铸件轻量化二次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因设计手法缺乏系统的总结以及设计人员设计水平的参差不齐,产品结构往往存在一定的遗憾。
在常见的受力铸件中.筋骨是力传递的主要通道,70%以上的载荷由筋来承受,筋的布置成为铸件轻量化设计的关键,决定着零件的强度;铸件的工业美取决其外形,而筋是构成铸件外形的主要组成部分,筋的布置亦成为衡量其是否体现工业美学的标准。因此,筋的布局,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强度与美感,决定着产品竞争力。
如何使铸件筋骨突出、刚柔并济?如何利用最有限的筋骨承载最大限度的载荷?这是铸件结构设计师永远研究的课题。
2、筋的类型与布置方式
传统的筋主要为直筋,一般不推荐采用;铸件轻量化设计广泛采用“S”型、“U”型、
交叉型、梯形、环形筋。
1)直筋
所谓直筋,定义为以直线连接为主,壁厚均匀,生硬呆扳的筋,类似三角筋“△”、矩形筋“□”等。
该种筋三维造型简单、二维图纸处理便捷,为国内众多技术工程师首选类型,如图1和图2。然而,因存在如下弊端,铸件轻量化设计一般不建议采用。
弊端一:筋的过渡不自然,导致铸件伸缩受阻,浇注、热处理、校正过程应力集中易出现裂纹;
弊端二:材辩分布过于均匀,未考虑力流传递,违背轻量化精益设计原则;
弊端三:结构生硬,缺乏工业美学元素。
2)“s”型筋
“S”型筋外形近似大“S”,根据零件结构的不同,构成形式略有不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由三段大圆弧构成;另一类由两端大圆弧,中闸直线段均成。该类型筋一般布置形式为:
a)用于单板或单柱间强化连接,如图3,某压缩机支架、翻转支架。两侧筋近似大“S”,为近三角筋的演变升级,过渡平滑、自然。建议三角加强筋采用该种方式布局!
图3:“S”型筋
b)用于大平面强化与分割,如图4,为某商用车前桥板簧支架。底面筋成“S”型,分割大平面,强化底面且防止大平面鼓包、凹陷等铸造缺陷。大平面上筋的布置可以考虑选择该方案!
图4:平面“S”型筋
3)“U"型筋
“U”型筋外形近似“U”型,通常由三段圆弧构成,中间圆弧为大圆弧(直径一般为两端的3倍以上),为“矩形筋”的演变升级,通常用于两柱或两板间连接。如图5,为某乘用车压缩机支架,用于两圆柱间连接;如图6,为某商用车翻转支架.用于两板间连接。
4)交叉筋
交义筋是指互相交叉的筋,常见的类型有“十字型”、“T型”、“L型”等。该类型筋通常用于腹板或大平面强化,其布局要系统考虑力流的传递、铸造热节的处理以及外形的美观等。
a)十字交叉型,如图7,为某商用车油缸上支架。
图7:十字交叉型
A区为传统的十字型筋,筋的交接处形成热节,将导致严重的缩孔、缩松;B区以工艺孔的形式避免筋的直接相交,在保证零件强度的同时有限减小热节,确保了零件内在质量台格。
b)T字交叉型,如图8,为某商用车双前桥板簧支架
图8:T字交叉型
A、B、C、D区域四处筋相交,形成“T字”型。若简单连接(如左上图),则相交处出现四个热节,易产生缩孔、缩松;为减小热节、消除铸造缺陷,相交处往往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使之壁厚均匀。
c)“L”型交叉筋
根据零件的结构,该类筋经过两端大圆弧处理,往往演变成“S”型筋,现不再赘述。
5)梯形筋
梯形筋是指外形近似梯形的筋,其功用一一剔除多余材料、消除铸造热节,通常设置于零件拐角相交处。如图9,为某客车板簧支架,在筋与板的相交处出现大的热节,易出现缩孔、缩松;通过开工艺孔形成梯形筋,在保证零件强度的前提下用料最少,且有效消除热节。
图9:梯型筋
6)环形筋
环形筋指结构近似环形的筋,主要用于工艺孔、工艺槽翻边加固,见图10与图11
3、结论
轻量化“筋”的布置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为精铸件精益设计提供借鉴,通过百余案例实践,得出如下结论:
(1)“筋”的布置应考虑力流的分布,在力流传递路径上,其截面是可变的、非等厚的;
(2)“筋”的布置应遵循壁厚均匀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热节,避免缩孔、缩松的产生;
(3)“筋”的布置应优先采用“弧形”筋,提高产品退让性,避免热处理、校正裂纹的产生;
(4)“筋”的布置应兼备工业美学,筋骨突出、刚柔井济。
来源:东风精密
关键词: 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