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2-11 08:46
导读:2月5-7日,在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主办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①上,西门子医疗展示了其最新移动式卒中解决方案(Mobile Stroke Unit,MSU),包括:移动式CT Somatom On.site;数字平台Stroke Connect。
2月5-7日,在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主办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①上,西门子医疗展示了其最新移动式卒中解决方案(Mobile Stroke Unit,MSU),包括:
移动式CT Somatom On.site;
数字平台Stroke Connect。
▲ 图1 Somatom On.site
1、西门子医疗的Somatom On.site,业界早已不陌生。
这款移动CT最早于2019年的RSNA上展出,并很快于次年获批FDA。
2023年的进博会,Somatom On.site被带来到中国亮相,被称作西门子医疗全球首台“会行走的”CT。不过目前尚未获得NMPA批准,还没有在国内上市。
▲ 图2 技术参数
(来源:西门子医疗官网)
进博会展出期间,多家媒体发布的新闻稿都提到,Somatom On.site配备了独创的防辐射果壳式机架和铅制门帘,做到了双重辐射防护。但何为“果壳式机架”,在当时的新闻里并未做出进一步解释。
西门子医疗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Somatom On.site配有独创的伸缩式机架(telescopic gantry),使患者更容易定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伪影,并为工作人员和邻近患者的辐射安全保驾护航。
这个伸缩式机架,就是“果壳式机架”。
根据西门子医疗官方提供的数据,Somatom 0n.site周围各区域的辐射剂量如图3所示。
▲ 图3 各区域辐射剂量示意图
(原图来源于西门子医疗官网)
此外,从外观也可以很明显看出,相比于2019年刚面世,现在的Somatom On.site增加了铅制防护罩。
▲ 图4 现在的产品图和2019年产品图对比
Somatom On.site的辐射防护措施包括:
前、后的防护罩;
铅衬伸缩式机架;
在扫描过程中,为工作人员指定在辐射少的特定区域进行操作(即图2的绿色圆圈处);
CARE 2D摄像头,即使前面的防护罩完全放下来,也能确保患者始终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如图5)。
▲ 图5 检查中
2、既然是2020年就获批的产品,如今也没必要“炒冷饭”。所以,在今年的国际卒中大会上,西门子医疗最新推出的,其实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即移动式卒中解决方案,英文称为Mobile Stroke Unit(以下简称MSU)。
如本文开头所述,Somatom On.site是MSU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个关键要素是数字解决方案Stroke Connect。
西门子医疗表示,从中风发作到开始治疗的这段时间,对中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抢”出来的每一分钟,都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正向作用。而西门子医疗的院前诊断及护理,正是为患者“抢夺”到达医院之前这一点短暂而宝贵的时间。
Somatom On.site的作用自不必再赘述,它可以集成在救护车上,与固定式CT的图像质量不相上下,能够有效检测头部缺血或出血情况。
而Stroke Connect,相当于是一个收集数据、与专家进行实时咨询的远程医疗平台,它通过收集、共享、整理疑似中风患者的临床数据,加强中风的院前管理;它还能够提供结构化的工作流程、NIH中风量表评估,并利用远程方式管理整个成像过程。
目前Stroke Connect还未在美国获得批准使用。
▲ 图6 Stroke Connect功能
(原图来源于西门子医疗官网)
西门子医疗官方网站引用的数据显示:25岁以上的人群,大约有四分之一会在其一生中经历一次中风,全球每年约新增1200万中风病例,由于治疗不够及时,导致许多患者留下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而MSU可对疑似中风患者进行院前诊断,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的卒中方案相比,MSU能够将治疗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并且65%没有基础病的患者做到完全康复。
▲ 图7 西门子医疗中风护理全过程,红框部分为院前诊断及护理,也即MSU的“用武之地”。(原图来源于西门子医疗官网)
3、MSU并不是新鲜事物,美国和欧盟早就有此模式,主要配置包括:配备了CT和其他常规急救监护设备的紧急救护车,远程医疗联接,跨学科的专业医疗团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徐超同学在2023年的统计②显示,大部分MSU基地都设立在欧美国家,目前总数不超过40家,但这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并且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比如: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采用了一种中型MSU,搭载8排移动CT进行车载救治;
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使用大型MSU,配备大型CT安装在卡车上进行救治。
近年来,移动卒中单元在中国也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关注和实施。
2019年,国内先后发布了《“移动卒中单元”中国专家共识2019》③和《移动卒中单元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19》④,指出:在中国应用 MSU救治脑卒中刚起步,绝大多数医院仍然在采用常规卒中诊疗模式,AIS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到达医院的时间大多数超过了治疗时间窗(3.0-4.5 h),并提到可选用的移动CT主要CereTom 8排移动CT和国产MCT-I型16排移动CT。
其中CereTom是被三星收购的NeuroLogica公司旗下产品,而国产MCT-I来自江苏的摩科特医疗。
2023年,在上述两个共识的基础上,《中国5G移动卒中单元院前诊疗管理指南》⑤再次发布,其中提到市场上的两款类型移动CT,依然是CereTom和MCT-I。
2024年底,在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同期启动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移动卒中救治项目。
注①:国际卒中大会,全称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即ISC。
注②:来源于《无研青年说 | 以人为中心的移动CT救治应用(二)》,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7l77wW7Gs3cyLNTAJQQTA
注③: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发表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
注④: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发表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5期。
注⑤: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移动医疗分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发表于《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3年第1期。
来源:器械汇
关键词: 移动式卒中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