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3-30 20:19
导读:近日,在睿触科技的CT引导下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RC120的辅助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一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时仅为常规肺穿刺活检的三分之一。
引言
近日,在睿触科技的CT引导下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RC120的辅助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一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时仅为常规肺穿刺活检的三分之一。
RC120于2024年初获得NMPA三类注册证。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10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计划3-5年内实现200台装机量,预计10-15年将覆盖全国20%的医院。
全球首创
睿触科技自主研发的CT引导下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在全球首创“CT影像和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对CT数据的100%利用,使手术精度更高,操作过程也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由于不再需要整合坐标,医生能够更快熟悉并上手操作该设备。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此外,本技术为自主研发技术,相比以往外购的第三方传感器,成本也大大降低。
从“人控”到“智控”的飞跃
肺组织像海绵,小结节则像嵌入其中的米粒。穿刺针虽细,但在如此小的目标下,精准命中难度极大。
一位肿瘤介入科医生曾评价:肺穿刺活检的过程好似“打靶”,由于肺脏的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脏大血管的搏动,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更像是“打移动靶”。
传统肺穿刺活检成功与否,主要靠“人控”,高度依赖医生经验。
1.精准性跃升——一针直达病灶
RC120采用全球首创的“CT影像与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无需患者体表标记或术中配准,即可通过术前CT图像快速规划穿刺路径,避开血管、支气管等关键结构。
机器人根据规划路径,精准计算进针位置、角度和长度,其机械臂按照指令精确运动到既定规划路径,定位精度达亚毫米级,成功实现一针直达病灶。
在东方医院的实际案例中,RC120成功为一名患者穿刺直径仅6mm的肺小结节,全程仅需一次进针,极大降低气胸与出血风险。
2.安全性突破——减少辐射与并发症发生
不同于传统的肺部穿刺活检,通常需要多次扫描,以此判断穿刺针尖是否准确抵达靶点。这一过程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还增加了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同时也让患者遭受更多辐射。
借助穿刺机器人,医生只需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1次CT扫描采集数据,就能精准地按照预设穿刺路径进行穿刺,全程可视化操作,能有效避开穿刺路径上的骨骼、血管及重要脏器。
安全性提升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辐射暴露,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有好处。
3.效率革新——仅常规用时1/3
在CT和机器人之外,传统需借助第三方的传感器,相当于用“第三只眼睛”来把两种设备的坐标结合在一起,导致术前的准备时间较长,还存在一定的精度丢失。
而睿触科技自研的CT引导下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从启动CT扫描,到完成打麻药、穿刺活检操作,全过程用时不到十分钟,仅占常规穿刺时间的1/3。并且精度更高、过程更简单高效。同时,没有以前比较繁琐的匹配过程,医生上手起来也更快。
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市场前景
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覆盖肿瘤活检、消融治疗、血管介入等,尤其在肺癌、肝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需求显著。
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报告,2024年全球手术导航系统市场规模为 83.8 亿美元,预计 2025-2030 年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 为 14.0%,主要驱动力包括机器人辅助手术普及、微创手术需求增加及人口老龄化。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肿瘤、骨关节炎、耳鼻喉、心血管等疾病患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带动穿刺手术需求持续释放,进而为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市场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在全球市场上,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参与者包括Medtronic(美敦力)、Intuitive Surgical(直觉外科)、Stryker(史赛克)、Zimmer Biomet(捷迈邦美)、Siemens Healthineers(西门子医疗)、Brainlab(博医来)、Royal Philips(飞利浦)等,以上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品牌等优势,占据着市场重要份额。
我国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市场布局企业包括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微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触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卓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
国产穿刺手术导航高速狂奔期
目前,仅“穿刺手术导航系统/设备”这一单一类目在药监局官网已审批通过的就有18条相关产品,其中多数为近两年审批通过。
图片来源:药监局官网
技术突破方面:
睿触科技全球首创的“CT影像和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
微引科技开发了国内首台集“导航、定位、穿刺”于一体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MicroIGT-RoboC,并拥有其自主知识产权;
卓业医疗研发的全球首台AI+3D结构光经皮穿刺机器人,其亚毫米级精度和呼吸运动补偿算法解决了传统穿刺定位偏差问题,并支持远程5G手术。
政策支持方面:
国家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医保覆盖及《“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行业创新,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在市场竞争中,虽面临众多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但睿触科技、卓业医疗等本土企业仍可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随着AI、5G等技术融合及基层医疗渗透,国内穿刺手术导航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关于睿触科技
上海睿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发高性能手术机器人为核心的医疗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业界独有的核心技术与产品,辅助医生安全、高效、精准地完成手术。
睿触科技已经获得80余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近30项。
睿触科技表示:后续研发新增型号的同时,还将拓展产品的适应证,如针对腹腔的穿刺手术机器人型检报告目前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入临床阶段。未来将保持两年新增一种适应证,计划10年内覆盖全身实体瘤的检测。
当冰冷的钢铁学会理解生命的震颤,科技便真正成为了人性的延伸。在亚毫米的精度边界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生命最细腻的守护。
国产医械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期待更多的“全球首创”与“中国智造”的出现!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关键词: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