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19 10:42
导读:本文介绍了在PDE计算中,为什么要做数据质量评估和文献数据如何选择以及数据质量的评估。
1.为什么要做数据质量评估
在PDE计算中,最关键的参数是NOAEL(或LOAEL)。如果这个值的可靠性不足,整个PDE就可能高估或低估,从而导致风险评估失真。监管机构和质量体系都强调:“来源可疑、实验设计不当或数据结论模糊的研究,不能直接用来设定重要的安全限值。”因此,在收集完毒理学文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相关性和充分性”的综合审查,才能决定是否可以放心用在PDE计算里。
2.文献数据选择
在实际毒理评估工作中,如果同一物质在多份文献(药品说明书、FDA审评报告、日本IF文件、大型跨国企业的SDS文件、药物安全性文献)里都提供了NOAEL,而且数值并不一致或存在差异,通常会按文献的权威性、数据原始程度、GLP合规程度来进行优先级判断。
2.1建议的优先排序(从高到低)
A.权威监管机构的审评报告
例如:FDA Pharmacology/Toxicology Review、EMA的EPAR(European Public Assessment Report)等。
这类报告通常基于原始GLP毒理研究,且经过监管审评团队的质控和同行验证,可信度最高。若存在EMA与FDA等多个官方文献,可进一步比对研究时长、试验设计是否完善,择最完备者用之。
B.日本药品IF文件/ PMDA 审评报告
日本官方的IF文件(Information File)或PMDA审评书,一般也基于原始GLP研究并经过官方审核,常与FDA/EMA同属监管级文献。
若与FDA审评报告冲突或数值不同,可查证两边采用的毒理试验是否不同(剂量设计、物种、时长等),通常择更“长期且全面”的试验数据。
C.正式药品说明书(特别是原研制剂的)
药品说明书中“临床前毒理研究”部分,通常简述了得到核准的关键毒理数据(包括NOAEL)。其准确性也较高,但有时说明书仅提供摘要信息,并不如审评报告详实。若与官方审评报告冲突,通常以官方审评报告为准。
D.大型跨国企业SDS / MSDS
大型跨国企业(如原研厂或全球知名供应商)通常引用自身或委托的GLP毒理实验数据,并在SDS中列出部分关键数值。SDS编制需符合法规(GHS等),虽然不能确保像监管审评那样详尽,但依然具有较高公信力。如果SDS与官方审评报告的NOAEL不一致,需要比对其引用来源、试验条件、研究时长等,并倾向更严格(更低)或更长期暴露的NOAEL做安全基准。
E.其他药物安全性文献(学术论文、综述、行业报告等)
这一类文献来源最广,不同研究水平也良莠不齐。有些是高质量GLP研究论文,有些只是会议摘要或非GLP试验结论。在没有任何官方审评或企业SDS可参考的情形下,才以此作为主要依据,并必须做充分数据质量评估:研究时长、样本量、是否GLP等。如果与监管报告或制剂说明书存在冲突,通常优先相信监管或大型企业文献,除非此学术论文能明确证明原先研究有重大缺陷。
2.2示例
假设某化合物X具有如下文献数据:
FDA Pharmacology/Tox Review:NOAEL = 30 mg/kg/d(6个月犬试验,GLP)
日本IF文件:NOAEL = 25 mg/kg/d(6个月犬试验,GLP)
说明书(已上市药):简述毒理研究结果,无明确NOAEL,但提到“不良效应自30 mg/kg/d出现”
大型跨国企业SDS:NOAEL = 40 mg/kg/d(文献出处未详,称为“犬长期毒性研究”)
一篇学术论文:NOAEL = 45 mg/kg/d(4周大鼠试验)
优先排序分析:
(1)FDA报告与日本IF文件均是高权威审评资料,且6个月试验时长很接近,GLP合规;NOAEL分别是30和25 mg/kg/d,差异不大;
(2)说明书仅笼统提到30 mg/kg/d出现不良效应,没有提供完整原始数据,但显然与FDA报告是一致的趋势;
(3)SDS给出40 mg/kg/d,但并未指明试验细节,也可能是与FDA报告相同试验或不同时长;
(4)学术论文数据来自4周大鼠,试验时长更短,一般不如6个月犬试验对人体慢性暴露的外推性好。
结论:
结合前两项权威信息,更倾向采用NOAEL=25 mg/kg/d或30 mg/kg/d中的更保守数值(25 mg/kg/d)。说明书只作侧面佐证。SDS的40 mg/kg/d数据虽然更“宽”,但因缺乏足够详细信息,优先级低于FDA/IF;学术论文时长过短,也不适合作为最终值。最终企业在PDE评估时,应选用25 mg/kg/d这个数值。
3.文献数据质量评估
如果一种药物查找不到较为权威的NOAEL数据,只能从良莠不齐的公开学术文献中寻找数据,那就要对查找到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了。
通常可以从如下方面综合判断试验数据的可信度:
(1)研究设计
GLP合规性:研究是否符合“良好实验室规范(GLP)”,GLP报告往往更标准、可信度更高。
试验类型:是急性/短期毒性,还是亚慢性(13周)、慢性(26周或更久)毒性?慢性毒性试验对PDE更具参考价值。
试验规模:是否使用足够数量的实验动物(如雌雄各组多少只),是否有对照组、多剂量组,是否进行系统观察(如血液学、生化指标、病理学检查)?
剂量设置:是否包含能观察到效应的剂量梯度,以及明显无效应剂量?
(2)物种选择与外推性
若研究对象是人类临床数据(如意外暴露或早期临床试验),可靠度最高,数据可相对优先考虑。
(3)数据完整性与统计分析
是否对每个剂量组进行系统的统计检验?有无漏项、缺项?
最终给出的NOAEL/LOAEL是否有相应的科学论据支撑(比如哪些毒性指标在高剂量组显著变化)?
(4)试验报告形式与来源
正式发表的论文或监管提交的GLP报告可信度一般高于“会议摘要”或“内部简报”。大厂或公认权威机构(NTP、WHO等)的研究更受认可,且通常有详实附录和审计痕迹。
在毒理学中,一些研究机构会用“Klimisch评分”或类似原则来判定文献的可靠性:
Klimisch 1:可靠,无限制(GLP合规或等效、研究设计完备、数据清晰)
Klimisch 2:可靠,有部分限制(小规模、研究细节略缺失,但整体可用)
Klimisch 3:不可靠(研究设计存在重大缺陷或数据不可验证)
Klimisch 4:无法评价(非实验数据、简略摘要,缺少关键参数)
可以考虑建立一个EXCEL表,将以下逐条登记,然后根据内容进行Klimisch评分,评分1或2的方可考虑用于PDE值计算。
编号 |
文献来源 |
物种 |
NOAEL |
研究时长 |
主要毒性 |
是否GLP |
Klimisch |
来源:药事纵横
关键词: PDE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