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29 08:44
导读:4月25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了重要成果:开发了一种可穿戴、柔性、人体组织等效的全有机剂量计,实现了在癌症放疗过程中的原位实时剂量监测。
通过开发全有机、柔性、组织等效的实时剂量监测器,首次在临床条件下验证了其对高能质子和热中子辐射的稳定响应,展示了在癌症放疗中提升剂量控制精度与患者安全性的巨大潜力。
癌症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2022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全球有 2000 万新发癌症病例和 970 万例癌症死亡病例。预计到 2050 年,癌症负担将增加 ~77%,给卫生系统、个人和社区带来更大的负担。治疗癌症患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放疗。
在癌症治疗领域,精准放疗始终是临床追求的目标。然而,现有手段很难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体内的实际吸收剂量,这带来了一定的疗效不确定性与正常组织损伤风险。
4月25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了重要成果:开发了一种可穿戴、柔性、人体组织等效的全有机剂量计,实现了在癌症放疗过程中的原位实时剂量监测。这项研究标志着肿瘤放射治疗精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1 探测器架构示意图,用于放射治疗期间的实时剂量监测
1.传感器器件开发与优化
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有机间接辐射探测平台,核心器件由由柔性有机光电晶体管(OPT)与功能化聚硅氧烷基闪烁体直接耦合组成,采用溶液工艺低温制造,构建在100 μm厚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柔性基底上。
有机光电晶体管(OPT):基于柔性聚萘二噻吩(DNTT)半导体制成,灵敏度高,信噪比优异。
聚硅氧烷基闪烁体:可以根据需要功能化,响应不同类型的辐射(如高能质子、热中子)。
通过专用光学透明胶将闪烁体与OPT耦合,确保最优光捕获效率,同时保持器件机械柔性。
2.临床环境质子束实验验证
图2 200 MeV 质子束下的剂量计表征
模拟环境:使用3D打印的人体盆腔仿体(源自真实CT数据),模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场景。
质子束参数:采用200 MeV能量质子束,在Trento质子治疗中心(TIFPA)实验室进行照射,剂量率20 mGy/s。
实验过程:
将剂量计分别置于仿体中接近前列腺和远离靶区(直肠)的位置;
在不同剂量下(0.2 Gy–2 Gy)连续实时记录器件电流响应;
通过商业电离室(MARKUS)对照剂量率,完成剂量响应标定。
结果分析:
设备在220 mGy以上剂量区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
灵敏度达到 (3.40 ± 0.07) × 10⁻⁷ C·Gy⁻¹·cm⁻²,显著优于现有商业探测器;
弯曲至半径5 mm后仍保持稳定检测性能。
3.热中子探测能力拓展测试
图3 高能质子束下的聚硅氧烷闪烁体表征
中子源条件:在INFN-LNL的MUNES中子源进行热中子照射测试(通过Be(p,n)反应+慢化器产生)。
闪烁体功能化:在硅氧烷基体中掺杂ZnS:Ag和Li₂¹⁰B₄O₇,利用Li和B的(n,α)反应产生可见光输出。
测试过程:
逐步增加中子通量(2.3×10⁴ ~ 7.5×10⁴ n·s⁻¹·cm⁻²),记录OPT响应信号;
验证器件在高灵敏区域下对中子剂量变化的响应趋势。
初步结果:
成功检测到热中子信号,尽管在低通量区存在响应线性度不足的问题,未来可通过优化器件灵敏度进一步改进。
最后该研究对剂量计(OPT和闪烁体)分别进行高剂量(最高至37 Gy)辐照后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无明显性能退化,证明了其优异的抗辐射损伤能力,满足临床治疗常规剂量需求。
4.临床应用潜力及其创新性
1. 实时监测,提升治疗精准度
当前放疗依赖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分布,但患者体位变化、呼吸运动等因素常导致实际剂量与计划不符。实时剂量监测能及时发现偏差,指导临床快速调整,显著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2. 柔性可穿戴,不干扰治疗
这款剂量计厚度小、重量轻、柔软可弯曲,可直接置于患者体表或体内辅助器具(如直肠气囊)上,不改变射线传输路径,不干扰放疗计划,真正实现了原位实时监测。
3. 人体组织等效,免除复杂校准
传统探测器(如硅探测器或金属电离室)因材料与人体组织不同,需繁琐校准。而本研究所用的有机材料密度与有效原子序数接近人体组织,自然实现剂量等效,极大简化了临床应用门槛。
4. 适应多种辐射治疗模式
通过调整闪烁体成分,剂量计可灵活响应不同类型辐射(如质子、热中子),支持包括质子治疗、BNCT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剂量监测。
尽管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团队也坦率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向,包括:提升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开发适配的多通道集成读出系统;推进大面积制造一致性控制,以满足临床批量化应用需求。
Ilaria Fratelli et al., A wearable tool for real-time dose monitoring during cancer radiation therapies. Sci. Adv. 11, eadt7633(2025). DOI:10.1126/sciadv.adt7633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可穿戴剂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