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正交方法在分析方法准确度验证中的应用——2025版药典9101修订的思考与执行

嘉峪检测网 2025-07-05 19:24

导读:本文结合ICH、FDA等监管指南与案例,系统阐述正交方法进行方法准确度验证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及在复方制剂、生物制品等复杂场景中的实践价值。

在药品质量研究中,分析方法准确度验证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基石。当传统加样回收研究因空白基质不可得而无法实施时,基于正交方法(Orthogonal Method)的验证策略成为科学且合规的解决方案。新修订的中国药典2025版通则9101在3.1.3项下就明确提出与正交方法比较进行准确度验证的方法与场景,正式与ICH Q2(R2)接轨。本文结合ICH、FDA等监管指南与案例,系统阐述正交方法进行方法准确度验证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及在复方制剂、生物制品等复杂场景中的实践价值。

 

一、问题背景:空白基质缺失的验证困境

准确度验证主要通过加样回收率研究,要求向空白基质中添加已知量待测物并计算回收率。必须指出的是以各辅料简单混合的方式制备的成分一致的空白基质用于准确度验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缺乏科学性的。然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中制备真实反映样品理化性质的空白基质却又存在根本性障碍:

1.某些复方制剂:需要制备一种“空白基质”,该基质需包含除目标API外的所有其他API和辅料,且其物理化学性质(如pH、黏度、溶解度、光学性质)与实际含药样品完全一致。

2.复杂剂型:API与载体存在结构整合作用,去除API将会与真实样品大相径庭。

3.辅料与API存在强相互作用或API本身就是关键辅料的情形:如移除被环糊精包合的API,会破坏包合结构,导致基质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发生根本改变;移除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API,会显著改变溶液的表面张力、乳化/增溶能力,从而影响后续分析步骤(如提取、过滤)。

4.生物制品(如单抗、疫苗):目标蛋白是生产工艺的核心产物。

5.某些原料药及中间体的杂质分析:难以获得不含特定杂质的同质基质(如相邻未知杂质无法获得等)。

示例:某白蛋白纳米粒,移除主成分将导致白蛋白载体结构破坏,所得"基质"无法反映真实样品性质。

上述情况则可能需要采用正交方法进行准确度验证。

 

二、正交方法的理论基础与监管依据

1.基本要求

正交方法指一种满足以下条件的独立分析方法:

原理独立:与主方法基于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检测原理。

自身可靠:自身经过完整验证并证明可靠,即该方法本身的准确度应进行报告。(ICH Q2)

2.原理

通过误差来源的差异化(独立性)实现交叉验证:

2.1若两独立方法对同一样品结果一致,表明系统误差(如基质干扰)被有效控制。

2.2原理差异越大,共受相同干扰的概率越低结论可靠性越高。

2.3监管合规:

来源

关键条款

ICH Q2(R2)

“在无法获得模拟加标研究所需的所有相关成分的情况下,正交方法可与定量杂质测定一起用于确认主要的测量值。”

USP <1225>

“specificity may be demonstrated 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s of samples containing impuriti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to a   second well-characterized procedure (e.g., a pharmacopeial or other validated   procedure).”

1.方法选择示例

主方法

正交方法

原理独立性体现

HPLC

近红外光谱(NIRS)

电子跃迁 vs 分子振动

荧光光度法

HPLC-ELSD

发光特性 vs 色谱分离+光散射

原子吸收光谱法

EDTA滴定

原子化 vs 化学计量反应

2.验证步骤

正交方法自身验证:提供完整的验证,如准确度、精密度等。

样品测试:如选择≥3批代表性样品,用两方法独立检测。(未找到批次数量要求的法规,个人认为可以参考方法转移的批次要求)

数据比对分析:

同样,目前并没有相关法规文件做出规定,可以参考方法转移对比检验的要求,并可适当从严。

 

三、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某生物药含量测定,无法模拟不含主成分的细胞培养液基质。

主方法:HPLC

正交方法:CE

验证设计:

正交方法CE-SDS先验证:回收率98.5-101.2%,符合要求。

三批样品比对:平均偏差0.5%,符合要求,主方法可行。

 

四、结论

2025版药典进一步与ICH接轨,正交方法通过原理独立性与结果互补性,为复杂药品基质中的准确度验证提供了科学严谨的解决方案,其适用于复杂复方制剂及生物制品等无法制备空白基质的场景。随着复杂疗法(如细胞基因治疗产品)的发展,正交策略将与QbD(质量源于设计)原则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分析方法创新的核心引擎。

未来展望:人工智能辅助的正交方法匹配系统以及多方法结果融合分析模型将进一步提升验证效率与可靠性。

 

来源:药知晓

关键词: 正交方法 分析方法准确度验证 药典 修订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