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7-06 22:35
导读:Basis Medical开发一种新型的硬化剂输送系统---Seclusion,可以进行靶向治疗,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硬化剂引发的危害。
静脉疾病约占外周血管疾病的60%,多发于下肢。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发病率为8.89%,即有近1亿的患者。但是由于静脉疾病不像冠脉、脑血管疾病一样致命,因此往往被忽视。但是相关疾病一旦恶化依旧造成患者死亡。
外周静脉疾病主要包括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三类,其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的静脉疾病。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所导致的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活动性溃疡、形成血栓。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前期的“潜伏”导致该病的治疗率并不高。在美国有3000万至3500万人患有腿部CVI,CVI的患病率是心脏病患病率的3倍。其中每年有 170 万人寻求治疗。
目前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手术疗法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以及热消融、硬化剂及新兴的CHIVA、血管闭合等微创方法。其中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目前国内外主要治疗手段,但是硬化剂治疗存在很多危害:
浅静脉血栓形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5㎜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后出现条索状硬结、红肿、疼痛;
空气栓塞:患者在使用硬化剂过程中,可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多可自行缓解,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多因硬化剂里的泡沫、药物进入肺动脉,引起空气栓塞,病情凶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易血栓体质患者多见,硬化剂破坏血管内皮,激活凝血机制系统,导致深静脉血栓。
造成这些危害主要原因,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硬化剂注入,硬化剂会随着血流身体各处,不可控。这也是硬化剂与其它介入相比,不足之处。
Basis Medical开发一种新型的硬化剂输送系统---Seclusion,可以进行靶向治疗,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硬化剂引发的危害。
Seclusion
Seclusion是一种用于治疗浅表静脉功能不全的静脉腔内化学消融球囊导管。Seclusion采用双球囊设计(两球囊相距7cm)。
Seclusion设计特点
导管有效工作长度85cm,导管外径为7Fr;
导管远端设置两个球囊,球囊之间间距为7cm
导管内部有四个通道,两个为球囊充盈和泄压腔道,一个为消融剂注射腔道,一个为抽吸腔道
配有一个手持控制器,同时能够兼容 0.014英寸 或 0.018英寸导丝
Seclusion治疗原理当Seclusion远端的两个球囊被充盈后,将血管病变与正常血管进行隔离。接着通过抽吸腔道清除病变段血管中的血液,同时通过消融剂注射腔道注入消融剂(硬化剂)并保留特定时间,然后通过抽吸腔道移除硬化剂,最后泄压球囊并将导管重新定位至下一个需要治疗的病变静脉段。一根血管仅需1次穿刺即可完成治疗。Seclusion优势
无热损伤:化学消融替代高温能量,避免神经损伤与术后灼痛;
非肿胀麻醉:传统热消融需注射麻醉液量高达500ml,Seclusion仅需局部麻醉;
当日恢复:门诊内即可完成,患者术后2小时即可行走,24小时内恢复正常活动;
无药物毒性:硬化剂直接接触静脉壁,隔离区外无药剂迁移,消除全身毒性风险
高效治疗:一次就诊可处理多达20个7cm静脉段,效率提升3倍
Seclusion临床
Basis Medical在2017年完成Seclusion FIM研究:对20例患者35段静脉治疗。术后48小时、1个月及6个月随访显示:
技术成功率100%(35/35段静脉完全闭合)
零例严重不良事件(SAE)
患者满意度评分达9.2/10(VAS量表)
来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