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7-20 21:15
导读:生物相容性是水凝胶微针作为医用载体的核心特性之一,直接关系到其在体内应用的安全性,而溶血测试是评估生物相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该测试通过检测材料对红细胞的破坏程度(即溶血率),判断其是否会引发血液相容性相关不良反应(如溶血、血栓等)。以下结合 3 篇EFL用户案例,解析不同应用场景下水凝胶微针的溶血实验设计与关键结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生物相容性是水凝胶微针作为医用载体的核心特性之一,直接关系到其在体内应用的安全性,而溶血测试是评估生物相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该测试通过检测材料对红细胞的破坏程度(即溶血率),判断其是否会引发血液相容性相关不良反应(如溶血、血栓等)。以下结合 3 篇EFL用户案例,解析不同应用场景下水凝胶微针的溶血实验设计与关键结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案例 1:FGO@MN光热纳米酶微针的溶血测试
文章标题:Photothermal Nanozyme‐based Microneedle Patch against Refractory Bacterial Biofilm Infection via Iron-actuated Janus Ion Therapy
发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207961
实验方法:
将FGO@MN及 FGO@MN + 近红外(NIR)处理后的提取物与小鼠全血共孵育6小时(37℃),以 1% Triton X 溶液作为阳性对照(完全溶血),PBS 作为阴性对照(无溶血)。通过检测上清液中血红蛋白的释放量计算溶血率,评估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实验结果:
当FGO浓度为100μg/mL 时,FGO@MN组及FGO@MN+NIR组的溶血率均低于10%,符合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安全标准。即使在高浓度(500 μg/mL)下,溶血率仍未显著升高,表明该微针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安全用于体内感染治疗。
案例2:AlgMA-TSA 水凝胶微针的溶血测试
文章标题: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Bioinformatics, Microneedle, and Diabetic Wound Healing: A“New Deal”of an Old Drug
发表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DOI:10.1021/acsami.2c08994
实验方法:
将8% AlgMA浓度的微针(含TSA)与不含TSA的AlgMA 微针分别与血液样本共孵育,通过比色法测定溶血率,评估其对红细胞的影响。
实验结果:
AlgMA微针及AlgMA-TSA微针的溶血率均低于2%,远低于生物材料溶血率的安全阈值(5%),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TSA的负载未影响AlgMA水凝胶的血液相容性。
案例 3:TPH@MN光热水凝胶微针的溶血测试
文章标题:Photothermal Microneedle Hydrogel Patch for Refractory Soft Tissue Injuries through Thermosensitized Anti-Inflammaging Modulation
发表期刊:Small Structures
DOI:10.1002/sstr.202470023
实验方法:
将不同浓度(25、50、100 μg/mL)的 TPH@MN 与小鼠红细胞悬液共孵育,通过检测上清液吸光度计算溶血率,并观察 NIR 照射对溶血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
当 TP 浓度为50μg/mL时,TPH@MN组及TPH@MN+NIR组的溶血率均低于3%;即使浓度升至 100μg/mL,溶血率仍未超过5%。结果表明,该微针在光热治疗过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血液相容性,适用于软组织损伤的局部治疗。
必看EFL Tips
实验设计要点:
对照设置:需包含阳性对照(如 Triton X)和阴性对照(如 PBS),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浓度梯度:测试材料在有效浓度及更高浓度下的溶血率,评估安全范围。
环境因素:若材料涉及外部刺激(如 NIR、pH 变化),需同步测试刺激条件下的溶血情况。
来源:EngineeringFo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