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8-02 21:14
导读:基于国家药品抽检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对风湿定胶囊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前期调研工作、不良反应及多项探索性研究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分析,发现了风湿定胶囊存在的质量问题,现对其中关键探索性研究进行报道,以期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提供建议,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药品质量更安全有效。
摘要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系统性评价风湿定胶囊的质量以及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参考。
方法:抽检风湿定胶囊样品136批次,进行标准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制剂中白芷、徐长卿、甘草的含量测定和毒藜碱的限量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建立风湿定胶囊特征图谱,建立人工色谱的筛查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筛查风湿定胶囊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情况。
结果:136批次样品根据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均合格,依据探索性研究进行评估,徐长卿、白芷、甘草含量测定存在低于拟定限度的情况,毒藜碱限量检查未超出拟定限度,特征图谱有部分企业的样品出现缺失峰情况,部分样品检出人工色素及对乙酰氨基酚残留。
结论:该次风湿定胶囊国家药品抽检的质量状况总体评价为“一般”。建议进一步完善质量,重视原药材质量,加强生产企业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关键词
风湿定胶囊;国药药品抽检;质量评价
国家药品抽检是通过构建以问题导向的质量分析体系,以探索性研究为核心手段,系统评估药品质量的稳定性与标准可行性,识别潜在风险,为完善质量标准、强化监管效能提供科学依据。风湿定胶囊是国家药品抽检的中成药品种之一,由八角枫、白芷、徐长卿、甘草4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惊肋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最早收载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目前有十余份注册标准,尚无药典标准。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对风湿定胶囊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前期调研工作、不良反应及多项探索性研究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分析,发现了风湿定胶囊存在的质量问题,现对其中关键探索性研究进行报道,以期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提供建议,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药品质量更安全有效。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Thermo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Xevo TQ-S三重四级杆质谱仪;Waters Xbridge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Xselect HSS T3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2.1mm×150mm×1.7µm)色谱柱,Waters HSS T3(2.1mm×100mm,1.8μm)色谱柱。瑞士梅特托利多AE200型电子天平(感量:0.01mg),XP26型电子天平(感量:0.01g);CAMAG薄层点样仪。
1.2 药品与试剂
甘草苷(批号:111610-201908,含量:98.0%)、甘草酸铵(批号:110731-202021,含量:96.2%)、丹皮酚(批号:110708-201908,含量:99.8%)、欧前胡素(批号:110826-201918,含量:99.0%)、异欧前胡素(批号:110827-201812,含量:99.6%)、柠檬黄(批号:510004-202003,含量:93.4%)、苋菜红(批号:520002-201401,含量:87.4%)、胭脂红(批号:111771-201302)、日落黄(批号:510005-201903,含量:90.9%)、亮蓝(批号:112010-201501)、对乙酰氨基酚(批号:100018-201610,含量:99.9%)均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毒藜碱(货号:A637175,含量:98%)来自加拿大TRC公司。色谱甲醇、色谱乙腈来自天地公司,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文章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凡默谷公众号】。
2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检验
本次抽检共收到来自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6批次样品,涉及生产企业12个,执行标准9个,按各自标准检验,136批次样品均符合规定。但由于执行标准过多,部分标准过于简单,项目设置不统一,不同企业之间、同企业不同批次之间,质量差距较大。
2.2 探索性研究
以处方药味及标准检验结果为基础,根据调研情况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问题集中在风湿定胶囊中徐长卿、白芷、甘草的含量测定、特征图谱、人工色素筛查和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查的项目中,现就这些项目进行具体阐述。
2.2.1 徐长卿、白芷的含量测定
鉴于徐长卿的主要活性成分丹皮酚属酚类化合物,白芷中主要成分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属香豆素类化合物,两者均具有极性较小的理化性质,适宜进行合并研究。本实验对现行标准中方法缺失、指标等不统一等不足进行提升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风湿定胶囊徐长卿中丹皮酚、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方法,以期更好的控制风湿定胶囊中徐长卿、白芷的质量。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2%冰乙酸(50: 50)为流动相,丹皮酚检测波长为274nm、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检测波长为250nm。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皮酚、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丹皮酚15µg、欧前胡素10µg、异欧前胡素3µg的混合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0mL,称定质量,超声(功率250W,频率35kHz)处理6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色谱图见图1。
1.丹皮酚2.欧前胡素3.异欧前胡素。A. 阴性样品;B. 混合对照品;C. 样品。
图1. 3 种溶液中徐长卿、白芷含量测定HPLC 色谱图
1.paeonol 2. imperatorin 3.isoimperatorin. A. negative sample; B. mixed control; C. standard sample.
Fig.1 HPLC chromatogram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cynanchim paniculatum and angelica dahurica in 3 solutions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为同分异构体,根据测定值做相关分析,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鉴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白芷含量测定控制指标为欧前胡素,为使药材与制剂控制指标一致,故以欧前胡素为指标进行控制和评价。根据制备工艺和实际测定值,拟定每粒含徐长卿以丹皮酚计不得少于0.35mg,每粒含白芷以欧前胡素计不得少于0.055mg。
结果部分批次丹皮酚低于拟定的限度。处方中徐长卿药材9/10的量采用提取丹皮酚入药,丹皮酚易挥发,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制剂工艺中的提取、干燥工艺均影响丹皮酚的含量。由图2丹皮酚含量测定结果箱式图可以看出,企业C、D、H部分批次丹皮酚的含量低于拟定的限度,与上述工艺参数控制有关;企业F全部批次低于拟定的限度,提示该企业徐长卿的药材原料质量不佳。
图2 丹皮酚含量测定结果箱式图
Fig.2 Box plot of paeonol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部分批次欧前胡素低于拟定的限度。处方中白芷是生粉入药,理论转移率应为80%~90%或90%以上,但白芷中的香豆素成分受温度影响较大,细粉的灭菌方式以及成品的干燥方式都可能对白芷的有效成分造成影响。由图3欧前胡素含量测定结果箱式图可以看出,企业B、D部分批次欧前胡素的含量低于拟定的限度,与上述工艺参数控制有关;企业A、F、G、H全部批次低于拟定的限度,提示这些企业白芷的药材原料存在质量不佳或少投料问题。
图3 欧前胡素含量测定结果箱式图
Fig.3 Box plot of imperatorin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2.2.2 甘草的含量测定
本次国抽涉及的9份质量标准均未对甘草的含量进行控制,本研究建立了风湿定胶囊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和评价风湿定胶囊中甘草的质量打下基础。采用Xselect HSS T3-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和0.05%磷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2min,25%→43%A;12~18min,43%→60%A;18~19min,43%→60%A),检测波长为237nm。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甘草酸铵0.1mg的溶液,即得(甘草酸质量=甘草酸铵/1.0207)。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适量,混匀研细,取约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精密加入75%乙醇50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6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75%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色谱图见图4。
1.甘草酸铵。A. 阴性样品;B.对照品;C. 样品。
图4. 3 种溶液中甘草含量测定HPLC 色谱图
1.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negative sample; B.control; C.standard sample.
Fig.4 HPLC chromatogram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ycyrrhizae radix content in 3 solutions
根据制备工艺转移率和实际测定值,拟定每粒含甘草以甘草酸计不得少于0.17mg。多批次测定结果在拟定限度之下,包括企业A、E的全部批次,企业C、D、H的部分批次,测定结果的箱式图见图5。甘草的投料量甚小,故原料药本身的质量、准确的投料量、混合的均匀性可能是影响甘草质量的较大因素。
图5 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箱式图
Fig.5 Box plot of glycyrrhizic acid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2.2.3 毒藜碱的限量检查
八角枫中的毒藜碱(八角枫碱),为八角枫松弛肌肉的活性成分,也是主要毒性成分。本次抽检有6份质量标准对八角枫的生物碱进行了定量控制,测定方法有滴定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项目设置为检查项、含量测定项。故须建立统一的、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测定方法,并制定合理的限度,以更好控制风湿定胶囊中毒藜碱的量。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缓冲盐(0.2g庚烷磺酸钠,2g磷酸二氢钾,0.3mL磷酸制成1000mL)(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9nm。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毒藜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氨水-甲醇(5∶95)制成每毫升含毒藜碱20µ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精密加入氨水-甲醇(5∶95)50mL,称定质量,超声(功率250W,频率35kHz)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氨水-甲醇(5∶95)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色谱图见图6。
1.毒藜碱。A. 阴性样品;B.对照品;C. 样品。
图6 3 种溶液中毒藜碱测定HPLC 色谱图
1.anabasine. A.negative sample; B.control; C.standard sample.
Fig.6 HPLC chromatogram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abasine in 3 solutions
以标准检验测定的总生物碱数据与拟定方法测得的毒藜碱的数据做相关分析,p=0.007<0.05,不认为总生物碱与毒藜碱之间有线性关系,总生物碱与毒藜碱呈显著的中等负相关,见表1和图7,即毒藜碱越高,总生物碱越低。各地方药材标准未对八角枫进行定量,文献报道鲜有提及毒藜碱的安全用量范围,通过使用ADMET Predictor毒性预测软件,未提供毒理风险系数评分和最大推荐治疗剂量MaxRTD,故参考现行质量标准限度,拟规定每粒含毒藜碱不得过0.35mg。136批次均在拟定限度内,说明各生产企业对风湿定胶囊中有毒成分毒藜碱的限度控制得较好,测定结果的箱式图见图8。
表1 总生物碱与毒藜碱相关分析
Tab.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otal alkaloids and anabasine mg·粒-1
图7 总生物碱与毒藜碱含量关系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alkaloid and anabasine
图8 毒藜碱测定结果箱式图
Fig.8 Box plot of anabasine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2.2.4 风湿定胶囊的特征图谱
采用UPLC建立高效快捷的风湿定胶囊特征图谱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制法中的生产工艺,以按制法制备的模拟小样为参照制剂,考察制剂中4味药材的投料质量及按工艺生产情况。建立的特征图谱共确定了22个峰的归属,11个特征峰指认到八角枫,6个特征峰指认到白芷,1个特征峰指认到徐长卿,4个特征峰指认到甘草,见图9,经方法学验证可行,结合测定结果特征峰缺失情况与相似度进行评价。
6.甘草苷;11.丹皮酚;18.欧前胡素;20.异欧前胡素;21.甘草酸铵。
图9 风湿定胶囊对照特征图谱
6.glycyrrhizin; 11.paeonol; 18.imperatorin; 20.isoimperatorin; 21.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Fig.9 Reference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 of Fengshiding capsules
结果显示同时检出22个特征峰且与模拟小样相似度大于0.90的生产企业共有4家,分别为B、C、D、I企业,说明这些企业依制法生产,且使用的药材成分较为稳定。J、K企业同时检出22个特征峰,但与模拟小样的相似度仅为0.62和0.39,说明这些企业的样品和模拟小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药材来源的变化、提取工艺的不同、或者其他生产环节中的变异导致。A、E、L企业缺失八角枫和甘草的特征峰,F、G、H企业缺失八角枫、白芷、甘草的特征峰,说明这些企业投料的药材质量和生产工艺参数控制均存在较大问题。
2.2.5 人工色素的筛查
研究中发现K企业样品的甲醇溶液均呈明显的绿色,与其余11家企业的黄棕色溶液有明显区别(图10),故以发现产品颜色异常的问题为导向,对其“绿色”原因展开研究。采用显微鉴别筛查叶类显微组织、薄层色谱法筛查叶绿素,排除了“绿色”来源于叶类组织的可能性;随后进行人工色素筛查,用聚酰胺固相萃取小柱富集色素,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测定(图11),并用液质联用进行确认(图12),确定了K企业的所有批次样品中均含有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5种人工色素,含量分别为0.0979~0.1474、0.1190~0.4739、0.1831~0.3985、0.7763~1.3652、0.4407~0.5995mg·g-1。参考国标GB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柠檬黄为0.5mg·g-1,苋菜红为0.3mg·g-1,胭脂红为0.5mg·g-1,日落黄为0.6mg·g-1,亮蓝为0.5mg·g-1。K企业样品的苋菜红、日落黄、亮蓝的检出量超过最大添加量,属于非法染色情况,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图10 不同企业样品甲醇溶液颜色比较
Fig.10 Color comparison of methanol solutions from different companies’samples
1.柠檬黄;2.苋菜红;3.胭脂红;4.日落黄;5.亮蓝。A.混合对照;B.K 企业样品; C.自制小样。
图11 人工色素HPLC 色谱图
1.lemon yellow; 2.amaranth red; 3.carmine red; 4.sunset yellow; 5.brilliant blue. A.mixed control; B.sample from company K; C.self-made sample.
Fig.11 HPLC chromatogram of artificial pigments
1.柠檬黄;2.苋菜红;3.胭脂红;4.日落黄;5.亮蓝。A.混合对照 B.K 企业样品 C.自制小样。
图12 人工色素TIC 图
1.lemon yellow; 2.amaranth red; 3.carmine red; 4.sunset yellow; 5.brilliant blue. A.mixed control; B.sample from company K; C.self-made sample.
Fig.12 TIC chart of artificial pigments
2.2.6 非法添加化学药的检查
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的现象时有发生,患者在不知情下长期服用此类“中成药”,将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本实验采用UPLC-MS/MS的方法筛查风湿定胶囊中非法添解热镇痛类、抗风湿类等化学成分的情况,筛查了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萘普生、吲哚美辛、奥沙普秦、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吡罗昔康、甲氧苄啶、醋酸伯尼松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13种化学物质。结果C企业22批次样品检出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在8~32µg·g-1之间,属于残留量级别,排除故意添加化学药的行为。
2.3 综合评分与总体评价
根据检验项目与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因现行标准不一致,按现行标准检验纳入综合评分的仅包含相同的检验项目,即水分、崩解时限、装量差异3项,权重系数分别为1、0.9、0.8;按探索性检验纳入综合评分的检验项目有徐长卿、白芷、甘草的含量测定、毒藜碱限量检查、人工色素检查及非法添加化学药物6项,权重系数分别为1、0.8、0.8、0.9、1、0.8。从图13风湿定胶囊综合评分结果图可以看出,按现行标准检验进行评分,各企业的综合评分接近,无法全面反映风湿定胶囊的质量状况;按探索性项目评分后,各生产企业的综合评分差异显著,反映出在风湿定胶囊生产中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本次风湿定胶囊国家药品抽检的质量状况总体评价为“一般”。
图13 风湿定胶囊综合评分结果
Fig.13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scoring for Fengshiding capsules
3讨论
3.1 发现的问题
质量标准缺失引起的投料药材质量控制问题:本次探索性研究统一了徐长卿、白芷、甘草的含量测定方法,暴露出因质量标准项目的缺失引发的各药味的质量控制问题,原标准有含量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较好,没有的则测定数据普遍较低,提示质量标准对于企业投料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同时企业还需注意细化生产工艺、干燥方式等。
非法染色问题: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企业通过非法染色来掩盖药品质量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人工色素大多含有偶氮和苯环结构,这些成分经过人体代谢后可能会产生致癌或致畸的物质,对健康构成威胁。通过本次探索性研究,K企业生产的风湿定胶囊样品中检测出五种人工色素,其含量超过或接近推荐的最大添加量,暴露出该企业原辅料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存在明显缺陷,可能采购了非法染色的中药材或颜色稳定性不达标的辅料,进而引发了非法染色问题。提示K企业在风湿定胶囊生产过程中,针对非法染色的质量控制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化学药残留问题:国家明令禁止在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但在C企业生产的风湿定胶囊中检测出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残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库检索,C企业也生产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药品,提示该企业共线生产设备清场过程存在漏洞,清洁验证体系不完善,其应对药物残留应格外关注,避免更大的交叉污染。
3.2 建议
应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增加对关键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并强化对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和人工色素的筛查,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政府需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打击制假制劣及非法添加行为,同时企业应强化中药材及饮片的专业鉴定和入库检验,确保所用药材的质量符合要求。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半成品的控制指标,增加有效成分和限量成分的监控,并重视共线生产的清洁验证,防止交叉污染。监督部门应定期对生产现场、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查处并督促其整改到位。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风湿定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