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824-2025《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旧版GB 4824-2019。该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CISPR 11:2024,适用于工业、科学和医疗(ISM)设备,涵盖0Hz~400GHz频段的射频骚扰测试要求。
GB 4824-2025标准核心修订内容
扩展高频辐射骚扰限值:适用对象为最大内部频率超 108MHz 的第 1 组设备,如医疗器械、实验仪器等。新增测试频段为 1GHz-6GHz,部分设备视情况扩展至 18GHz。目的是解决现代设备在高频段辐射增强的问题,与 CISPR 16 系列标准保持一致,对产品的屏蔽设计和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增加有线网络端口传导骚扰限值:对设备的有线网络端口(如以太网、工业总线接口)引入传导骚扰限值,使用电流探头或电压法测量 150kHz 至 30MHz 频段的共模干扰,控制电源与信号线之间的串扰,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性。
明确集成无线电功能设备的 EMC 要求:包含无线电收发功能的主机设备(如带 Wi-Fi / 蓝牙的工业控制器)需符合 CISPR 11 的 EMC 要求,但有意发射的射频信号及其杂散发射仍按 ITU 法规豁免。新增附录 F,定义无线电功能与主机设备间的互调干扰需纳入测试范围。
机器人设备的分类与测试条件:明确适用于工业、科学、医疗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如工业焊接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等,家用、娱乐型机器人不属于本标准范畴。机器人应在工作状态下测试,需带负载运行,运行模式应覆盖其典型运动,需模拟真实工作状态,如动态运动、多轴联动等,在典型负载和高速工作模式下测量最大骚扰水平。
其他重要技术修订:直接引用 CISPR 16 系列的限值和测试方法,减少标准冲突;对低功率、短时工作设备,如便携式传感器等,提出更严格的豁免条件,需提供功率输出与占空比的书面证明;采用 ITU 2020 版无线电规则中对 ISM 频段的最新定义。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GB4824-2025
射频骚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