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8-22 08:36
导读:2025年08月05日,FDA官网发布了于07月15日向Oasis Medical, Inc.发出的警告信,直指其存在严重违反CGMP的行为。此次检查于2025年1月15日至27日进行,发现的问题涵盖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操作及质量保证(QA)职能四大核心领域,导致该公司生产的药品被判定为“掺假”。
2025年08月05日,FDA官网发布了于07月15日向Oasis Medical, Inc.发出的警告信,直指其存在严重违反CGMP的行为。此次检查于2025年1月15日至27日进行,发现的问题涵盖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操作及质量保证(QA)职能四大核心领域,导致该公司生产的药品被判定为“掺假”。
1. 工艺过程缺陷
该公司的无菌眼药水生产过程存在以下缺陷:(1)可见异物污染失控。多个批次因可见颗粒物(如玻璃屑、纤维)超标被拒收,部分批次拒收率超过行业标准,但仍有缺陷产品流入市场。企业未对高发缺陷进行分类管理(如关键、主要、次要缺陷),亦未设定可接受的缺陷限度。(2)灭菌工艺验证不足。用于胶塞灭菌的(b)(4)循环再确认研究(最近一次为2023年)未充分考虑设备维护变更及药液成分调整的影响,且未验证关键步骤(如灌装后放置时间)的稳定性。(3)工艺能力评估缺失。企业过度依赖人工目检剔除不合格品,却未建立数据驱动的过程能力分析),导致无法识别系统性偏差。
FDA要求企业提交详尽整改方案,包括:对2023年以来所有批次的保留样品进行颗粒物及其他缺陷(如漏液、封口缺陷)的全面复查;追溯2023年1月至今所有因颗粒物超标被拒批次的放行记录,评估潜在质量风险;制定全生命周期工艺控制策略,涵盖设备适用性评估、原材料质量控制及实时监测系统升级。
然而,企业当前响应仅承诺改进目检程序,未承诺开展根本原因调查或召回已分销高风险批次,暴露其对质量风险的漠视。
2. 质量体系缺陷
外部实验室报告胶塞组件(批号V0724N)无菌测试失败,但企业以“实验室操作污染”为由判定成品“照常使用”并放行。企业未核实实验室结论的可靠性,亦未排查包装完整性破损等潜在污染源,导致根因未明。预灭菌生物负载检测显示需氧菌落数超标570 CFU/样本,酵母霉菌超标334 CFU/样本,但企业未鉴定微生物种类或评估芽孢形成菌的耐热性,亦未追溯生产环节污染途径。
FDA要求需建立独立的偏差/OOS调查委员会,强化CAPA有效性跟踪;实施实验室控制趋势分析,识别重复出现的异常模式;修订SOP,明确实验室与生产部门在调查中的职责划分。
3. 实验室控制缺陷
该企业成品放行检测和稳定性研究存在缺陷:(1)企业采用自研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含量测定法替代USP推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但未提供科学依据或方法验证数据,导致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未按既定程序每年将商业化批次纳入稳定性研究,2023年批次延迟入组,2024年测试未按期启动,与2018年检查发现的同类问题如出一辙。(3)未监测活性成分鉴别及含量稳定性,仅依赖干燥失重法评估效期,无法确保产品在货架期内保持疗效。
FDA要求重新验证HPMC含量测定法,提交方法学验证报告;补做稳定性研究,采用稳定性指示方法(如HPLC)评估降解产物;建立年度稳定性样本检测计划,对已分销批次进行回顾性质量评估。
4. 质量部门缺陷
该企业质量部门履职不到位;自2018年以来未开展年度产品质量回顾,近两年未执行保留样品检查,导致质量趋势分析中断。对关键合同实验室(如无菌检测服务商)的监督流于形式,未评估其检测能力与合规性。
FDA要求实施质量体系全面评估,明确QU在批放行、偏差调查及CAPA批准中的决策权;加强资源投入,确保QU具备独立性及专业能力;参考FDA法规重构质量管理系统。
5. 行业警示
Oasis Medical的警告信事件揭示了制药行业在质量合规领域的深层矛盾: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与现代监管要求的冲突。FDA的雷霆手段不仅针对单一企业,更是对全行业的警示——在患者安全至上的监管环境下,任何侥幸心理都将付出惨痛代价。唯有通过系统性重构质量管理体系,拥抱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思维,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