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加入法的方法验证中与常规方法的不同

嘉峪检测网 2025-09-12 14:46

导读:介绍标准加入法的概念、计算方式、应用与验证要点,提及《中国药典》实例,指出其优缺点及选择建议。

分析化学定量计算常用方法包括外标法、内标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等,通常外标法、内标法在含量、有关物质、残留溶剂中较为常见,而标准加入法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一般在元素含量测定、残留溶剂检测中使用。《中国药典》2025年版四部通则04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41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461X射线荧光光谱法、0521气相色谱法等,同时中国药典正文中抗生素类品种、辅料聚乙二醇类产品、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等残留溶剂中收载标准加入法的实例。下面我们对标准加入法的实际应用以及方法验证中与常规方法的不同之处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

 

标准加入法通过将待测组分对照品加入待测样品中,然后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测定供试品与加对照品后的待测样品中响应值(吸光度或峰面积),将定量加入的对照品与加对照品的待测样品中待测组分响应值的增量相关联,进而可计算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加入法的方法验证中与常规方法的不同

 

式中mX为待测样品中成分X的量;

 

mi为待测成分X对照品的量;

 

AX为待测样品中成分X的响应;

 

ΔA为待测成分X响应的增量。

 

标准加入法一般包含2种计算方式,作图外推法(或线性外推法)和标准溶液加入法。

 

1.作图外推法:通常取同体积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制备的供试品溶液4份(或拟定份数),其中一份不加待测物质对照品,其余分别精密加入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制成从零开始递增的系列溶液,分别测定吸光度/峰面积,然后将吸光度/峰面积作为纵坐标,待测组分对照品加入量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将标准曲线延长交于横坐标,交点与原点间的距离即相当于供试品取用量中待测元素的量,再以此计算供试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加入法的方法验证中与常规方法的不同

 

2.标准溶液加入法:精密称(量)取待测成分对照品适量,配制成适当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按外标法或内标法测定加入对照品溶液后待测成分的总量,再扣除加入对照品的量,即得供试品溶液中待测成分的量。

 

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加入法的方法验证中与常规方法的不同

 

式中CX为供试品溶液中成分X的浓度;

 

AX为供试品溶液中成分X的色谱峰面积;

 

ΔCX为加入对照品后成分X增加的浓度;

 

Ais为加入对照品后成分X的色谱峰面积。

 

标准溶液加入法与内标法、外标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标准加入法通常与外标法、内标法结合使用。在残留溶剂检测中,特别是顶空进样方式,待测试样与对照品处于不完全相同的基质中,常使用标准加入法消除基质差异的影响;多种定量方法结果不一致时,以标准加入法为准,如使用加内标的标准加入法,可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药典(2025年版)中光学分析法(光谱法)中常用作图外推法,色谱法中气相色谱法可用标准溶液加入法测定。

 

标准加入法常应用于基质干扰严重、微量成分检测、对照品与待测样品基质差异大的情形。

 

使用标准加入法时应注意,待测组分的含量应在线性范围内,加入量过大或过小均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加入法可有效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但无法避免背景吸收、杂峰干扰等影响;同时检测过程中应保持前后测定条件一致,以保证多次测定时的校正因子相同,避免分析测定的误差。

 

二、标准加入法方法验证

 

与外标法、内标法相比,标准加入法的方法验证有较多容易忽视的要点。

 

1.专属性

 

专属性用于描述在其他物质存在下分析方法测定某一物质不受干扰的程度。基质效应即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标准加入法的专属性验证除常规干扰考察外,还应取不含被测成分的阴性试样与含被测成分的样品在同一条件试验并比较,以确认是否存在干扰。

 

2.线性与范围

 

标准加入法中线性范围确定,应采用对照品与阴性试样混合样进行考察,最大限度规避基质影响。建议考察范围覆盖拟定限度及指导原则规定的报告限为宜,过大的范围可能影响定量的可靠性或校正因子的准确性。

 

3.范围下线(检测限、定量限)

 

与线性范围一样,检测限、定量限考察同样应使用对照品与阴性试样混合样进行考察。

 

4.准确度

 

准确度大多使用的加样回收试验进行验证,建议选择含有适当待测成分的试样,将已知量的待测成分添加入待测试样中;分别测定已添加待测成分的试样和未添加待测成分的试样中的待测成分量,将两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价回收率。添加的量要适当,保证测得量在线性范围内,否则过小则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过大则干扰成分相对减少,导致真实性偏差。

 

如验证范围下限,建议使用不含待测成分的阴性试样进行考察,通过测定定量加入的待测成分来验证范围下限的准确性。

 

5.精密度

 

与常规验证方法类似,建议使用含有一定量待测成分的试样进行考察,如试验不含待测成分,则定量加入待测成分进行考察。

 

三、小结

 

得益于有效规避基质影响,标准加入法可显著提升检测准确度,在微量组分检测中广泛使用,如微量元素、微量残留溶剂或基因毒性杂质检测,例如中国药典中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限度为0.0001%的环氧乙烷和限度为0.001%的二氧六环的检测。但标准加入法的检测效率相对较低,涉及多种溶液配制、多个操作步骤,对操作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分析方法。

 

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加入法的方法验证中与常规方法的不同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中国药典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