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4-08-12 08:52
导读:近日,美国动力电池厂商Factorial向宝马汽车交付了106+Ah锂金属固态电池B样品。
近日,美国动力电池厂商Factorial向宝马汽车交付了106+Ah锂金属固态电池B样品。而在上个月早些时候,该公司已向另一个合作伙伴奔驰提供了同样的样品,当时被欧美媒体称为“世界第一个向汽车厂商提供的固态电池单元B样品”。
根据Factorial自己的说法,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91Wh/kg,达到目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两倍多,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km。
除此之外,Factorial的合作伙伴还有现代汽车、Stellantis、LG等公司合作,希望能加快推动固态电池的量产。
看上去,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已经很久没有类似的消息传出开来,是不是在固态电池的前沿研究上落后了?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电池,今年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厂商装车量占全球60%以上的份额,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巨头合计占比就达到了52.2%。
这还只是动力电池成品,在原材料方面,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目前中国占据了全球正极活性材料产能的90%,负极活性材料产能的97%,这种夸张的比例,称为“实力地位”也不为过。
如果能够突破中国厂商在动力电池上的优势地位,就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一个翻身仗,这是很多国外厂商的想法。但在现有条件下,想正面超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大巨头,可能性太低了。于是,国外厂商纷纷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搞固态电池。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固态电池方面总是欧美企业在发声的根本原因所在。成不成熟先不论,声音得先发出来。
欧美企业抱团固态电池的动机其实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它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取代锂电池的电解液作为传导物质。
从理论上来说,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的优势,由于没有电解液,它也直接规避了自燃、挥发、腐蚀、漏液之类的问题,一旦落地普及,可以一次性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安全性低、污染高等问题。
欧美企业发力固态电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绕开中国在锂动力电池上的巨大优势。
那么,Factorial作为一家经常发声的固态电池厂商,最近取得的这些突破,在整个行业中到底处于何种水平呢?
根据Factorial官方提供的资料,它向奔驰、宝马提供的固态电池B样品,使用的是铜集流体和锂金属负极,也就是说,它仍然使用了一部分液态电解质成分。
这种“固态电池”,在国内一般被称为“半固态电池”,一般会将其视为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之间的过渡产品。也就是说,目前Factorial和国内动力电池厂商,都进入了“半固态电池”阶段。
事实上,咱们只是纳于言而敏与行,做多说少。真正要和中国的固态电池产业研究比起来,Factorial都进不了排行榜。
Factorial目前最大的动作,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200MWh的固态电池装配线,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线。
中国这边呢?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4年前5个月,国内半固态电池装车量达到了1621.8MWh。注意,这是装车量,而Factorial现阶段提供的,只是处于测试阶段的B样品。
而在真正全固态的研究方面,中科大已经宣布开发出了一种用于它的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也就是说,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量产进度、装车规模,Factorial与中国厂商相比都处于明显劣势。这种差距,基本上与中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差距相匹配。
但需要注意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新的技术路线,新技术就会带来新变数。现阶段Factorial的优势在于“场外”,它可以很方便地与中国之外的大型汽车厂商合作,组建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小圈子。
这个小圈子包括西方大型汽车厂商、动力电池厂商、各种科研机构以及各国的终端市场需求,能量其实不容小视。
单个厂商不足虑,但如果它们真的抱团取暖,并且持续进行投入,那就有可能以超常规的速度推进。中国新能源行业目前优势太大,因此这些外资厂商存在摆脱对华依赖的底层诉求,联合起来一致对华并非不可能。
除此之外,美国、欧盟还可以通过高关税等贸易壁垒,阻碍中国厂商在全球的扩张,为欧美固态电池的成熟赢得一定的时间。而且,欧美日韩都具备比较强的研发能力,不排除它们中的某一个取得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中国能取得的突破,它们当然也可以。在这方面,中国还是应该密切关注。
中国厂商要想保住目前的优势,只能是加快研发,推动其尽早落地。中国可以在欧美日韩的眼皮子底下实现弯道超车,它们同样也可以猛踩电门赶超我们。
其实与国外厂商相比,中国厂商最明显的优势,不是体现在技术层面,而是体现在量产速度以及产业规模上。
事实上,中国目前出口的“新三样”,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光伏产品,最初都不是中国首创,但最终都被中国占据了绝对市场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这就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坐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新技术落地的速度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相比之下,Factorial等外资动力电池厂商的推进速度就要慢得多。到目前为止,中国之外的其它所有国家,只占了全球新能源市场30%多的市场份额,而且分散在多个国家,新工厂投产、新电池上车、技术迭代的速度都要比中国厂商低得多。
除此之外,欧盟、美国的电动汽车相关政策还摇摆不定。如果特朗普半年之后上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可能被取消,电动汽车的需求可能放缓。当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度将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固态电池是下一个阶段的明星产品,也是目前各大厂商的努力方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目前中国占据行业绝对优势,但Factorial之类的公司也在紧追不舍,中国要做的,就是在巩固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密切关注它们的动向,向其学习,也吸取它们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将目前的优势长时间保持下去。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