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1-24 17:20
导读:本文介绍了多药品生产交叉污染控制策略。
在药学领域,多产品生产模式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大型制药企业,其优势在于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这种生产模式也带来了严峻的交叉污染风险,若控制不当,不仅会影响药品质量,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交叉污染控制策略在药品生产中至关重要。
交叉污染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这种污染可能源于设备的不洁净、人员操作的不规范、原料杂质的存在以及空气、水质量的不达标等多种因素。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交叉污染。
交叉污染的来源剖析,主要有如下几点:
1.人员流动:操作人员在不同产品生产区域间走动,衣物、鞋子等可能携带上一产品的残留微粒,进而将其带入新的生产区域,成为交叉污染的源头。例如,若人员在生产抗生素产品后未进行彻底清洁,便进入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区,极有可能将抗生素残留带入,影响后续产品质量。
2.设备残留:生产设备在切换产品生产时,若清洁不彻底,残留的前一产品物料会残留在设备表面、管道、缝隙等部位。当新的产品进行生产时,这些残留物质混入新产品中,导致交叉污染。像制粒机、压片机等设备,内部结构复杂,存在较多难以清洁的死角,若清洁工艺不完善,极易残留物料。
3.空气传播:生产车间内的空气若未有效净化,含有不同产品活性成分的粉尘或微粒会在空气中扩散,并通过空气循环系统传播到其他生产区域。特别是在开放式生产操作过程中,这种风险更为显著。例如,在粉末分装工序,若车间换气和除尘系统效果不佳,产品粉尘易在空气中弥漫,污染其他产品。
4.物料运输:物料在车间内运输过程中,如果包装破损、密封不严,或者运输工具未清洁干净,都可能造成物料间的交叉污染。例如,用同一推车运输不同产品的原辅料,若推车在运输前后未进行适当清洁,就可能导致物料相互污染。
交叉污染控制策略,可从如下几点入手:
1.人员管理:强化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深刻理解交叉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方法。培训内容涵盖卫生操作规范、不同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等。进入生产区域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并经过风淋室。建立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限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2.设备清洁与维护:制定详细且科学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SOP),明确清洁方法、清洁剂选择、清洁频率、清洁效果验证等关键要素。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方法,如采用高压水枪清洗设备表面、利用在线清洁(CIP)系统清洗管道等。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易磨损部件,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物料残留增加交叉污染风险。同时,对设备清洁效果进行定期检测,可采用擦拭取样、淋洗水检测等方法,确保设备清洁符合要求。
3.车间环境控制:合理设计车间布局,将不同产品的生产区域进行有效隔离,设置物理屏障,如墙壁、门帘等,防止不同区域间的空气、物料等交叉。安装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车间空气达到相应的洁净度要求。例如,在无菌药品生产车间,应采用百级或千级净化空气。加强车间通风换气,及时排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废气,可通过安装局部排风装置,如在粉碎、称量等易产生粉尘的工序设置吸尘罩。定期对车间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对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进行清洁,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如75%乙醇、过氧乙酸等。
4.物料管理:规范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发放流程。采购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物料包装完好、密封性好。验收时严格检查物料的包装、标识、质量等。物料储存应按照品种、规格、批次等分类存放,不同产品的物料应分开储存,并设置明显标识。发放物料时,确保物料包装完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对物料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清洁消毒,采用专用的物料周转箱,并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
结语
多产品生产交叉污染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人员、设备、环境、物料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并严格执行全面的控制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持续关注新的交叉污染风险点,并及时优化控制策略,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来源:药事纵横
关键词: 多药品生产交叉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