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2-14 08:17
导读:某工厂生产的电热水壶在国家组织的监督抽查活动中被发现输入功率不合格,结果其CCC认证证书被撤销。是什么原因导致产品输入功率不合格呢?
某工厂生产的电热水壶在国家组织的监督抽查活动中被发现输入功率不合格,结果其CCC认证证书被撤销。
是什么原因导致产品输入功率不合格呢?
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让工厂提供了一组额定功率为1500W的电热水壶的检测数据:
样本编号
冷态电阻
输入电压
输入功率
1
34.4
225
1366
2
34.0
225
1372
3
33.9
224
1363
4
34.8
224
1354
5
33.8
226
1396
6
33.2
223
1395
7
34.0
225
1383
8
34.2
224
1391
9
34.0
224
1387
10
33.4
225
1388
在这之前,工厂还提供了一组数据,笔者发现数据存在问题。经调查分析,问题的原因是工厂未配置稳压器和调压器,导致测量输入功率时输入电压无法保持在额定电压。
应用笔者设计的《电热元件冷态电阻限值确认试验记录表》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此分析中,在推算工作温度时假设了发热丝用的是常见的0Cr25Al5,并且工作温度在500~600℃范围。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样本的平均冷态电阻大于额定热态电阻
样本的平均冷态电阻为34Ω,大于额定热态电阻32.3Ω。因此,即使不考虑热态时输入功率的降低,冷态输入功率已经产生了约5%的负偏差。
2、样本折算成额定电压后的输入功率已经不合格
由于工厂未配备稳压器和调压器,因此只能在市电供电中对产品进行检测,因此我们要对在市电供电下测得的输入功率进行修正,修正的公式为:
PT220=PT*2202/U2
折算后的平均输入功率为1325W,低于额定功率下限1350W。10个样本中也只有1个样本高于下限,为1358W。
未折算前,10个样本的功率似乎都高于下限值,实际是由于输入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导致的。
3、样本的平均电阻温度因数为1.078,按常见的0Cr25Al5推算,工作温度高达1128℃,这不符合实际。电热水壶的发热盘是铸铝的,铝的熔点是660℃。
已让工厂联系发热管生产厂家,落实具体使用的发热丝牌号。
电阻温度因数越大,意味着热态时其输入功率下降越大。因此,设计时产品的冷态电阻要更小。
以本案例为例,如果不改变发热丝材质牌号,则额定冷态电阻为30Ω,冷态电阻控制在下限28.8Ω,加严上限31.2Ω,放宽上限32.4Ω为宜。
对照此限值,10个样本中的冷态电阻无一合格。前述勉强合格的6号样本,从冷态电阻-输入功率相关图中可以看到,其输入功率测量结果很有可能是略为偏大的。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工厂电热水壶输入功率国抽不合格,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工厂未对供方使用的发热丝材质进行管控。当供方使用了电阻温度因数较大的发热丝时,将导致工作温度下输入功率系统性偏低。
2、工厂在电热水壶出厂检测时,未关注试验电压。工厂的所在区域的市电供电长期处于偏高状态,导致出厂检测时输入功率看是在合格范围,实则已超功率下限值。
3、工厂在发热元件的进货检验时虽然测量了发热元件的冷态电阻,但未意识到冷态电阻与热态电阻的区别。工厂将冷态电阻测量结果直接与额定电压的平方除以额定功率所得的值进行比较,接近就认为符合要求,这也导致工作温度下的输入功率偏低。
来源:世界认证地图
关键词: 电热水壶输入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