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5-19 09:31
导读:2025药典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提高药典色谱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可便于企业进行药典分析方法确认,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对相关措施进行汇总分析,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引言
除通用检测方法外,首次使用药典分析方法时,应进行方法确认,因为不同来源的原料药可能含有不同的杂质谱,不同来源的制剂辅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对分析方法产生干扰,也可能生成药典方法中尚未说明的杂质。分析方法确认可证明方法对所分析样品的适用性,同时证明分析人员有能力使用该方法。
2025药典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提高药典色谱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可便于企业进行药典分析方法确认,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对相关措施进行汇总分析,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1.建立色谱柱信息库,提高标准可执行性
中国药典的品种项下一般未指定色谱柱的品牌,仅规定色谱柱的固定相种类(如键合相,是否改性、封端)、粒径、孔径,柱长和/或柱内径等。然而,色谱柱作为影响色谱分离的关键因素,对于某些分析方法来说,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何从市面上众多的色谱柱中挑选出合适的色谱柱用于药典分析方法的重现,成为一大难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药品标准的可执行性,《国家药品标准提高拟立项课题目录(通用技术方法)》将“化学药品国家标准色谱图汇编及数据库建设”纳入立项课题,对液相色谱柱填料进行科学分类,编制HPLC系统适用性图谱集,建立色谱图集数据库。具体工作包括:
● 根据《中国药典》二部药品标准,结合品种研究信息,研究标准中的液相色谱方法在不同品牌色谱柱的分离分析差异,建立标准推荐色谱柱和可替代色谱柱的信息库,并涵盖色谱柱型号、填料、粒径、规格、厂商等信息。
● 配套建立标准图谱集,包括品种信息、系统适用性参数、推荐色谱柱和可替代色谱柱、典型色谱图、相应色谱峰的光谱信息,质谱图、质谱解析、质谱参数等多指标的信息,为药品标准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支撑体系。
由于药典品种繁多,上述工作以分期、分阶段形式进行,对应的色谱图集也将分册出版。截至目前,已发布两册,有需要的读者可在药典委官网上查询订购。
2.增加色谱参数允许调整范围,扩大标准适用性
2.1 增订薄层色谱条件(参数)允许调整的范围
相比2020版药典,2025药典新增加了薄层色谱条件(参数)允许调整的内容,详见下表:
注意,色谱条件调整需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色谱条件调整后应评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必要时对调整后的方法进行确认。
☆ 若调整超出上述或品种项下规定的范围,将被认为是对方法的修改,需要进行充分的方法学验证。
☆ 当对调整色谱条件后的测定结果产生异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2.2增订气相色谱条件(参数)允许调整的范围
2020版药典仅规定了气相色谱允许调整的参数,但参数可调整的具体范围并不明确,为了提高气相色谱法的可操作性,保证药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025药典明确规定了气相色谱参数允许调整的范围,详见下表:
注意,色谱条件调整需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色谱条件调整后应评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必要时对调整后的方法进行确认。
☆ 调整后需满足系统适用性要求,且色谱峰出峰顺序不变。
☆ 若调整超出表中范围或品种项下规定范围,需进行方法学验证
☆ 当对调整色谱条件后的测定结果产生异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2.3 修订液相色谱条件(参数)允许调整的范围
相比2020版药典,2025版药典明确了色谱参数允许调整的前提条件,部分参数可调整范围扩大,详见下表:
注意,色谱条件调整需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应评价色谱参数调整对分离和检测效果的影响,必要时对调整色谱参数后的方法进行确认。
☆ 所有调整需确保系统适用性符合要求,且色谱峰出峰顺序不变。
☆ 若调整超出表中范围或品种项下规定,需进行方法学验证。
☆ 当对调整色谱条件后的测定结果产生异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 多个参数的调整将对系统性能产生累积影响,需要作适当的风险评估。
☆ 若需使用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和小内径(约2.1mm)色谱柱或表面多孔填充剂以提高分离度或缩短分析时间,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
☆ 梯度洗脱时,若仪器滞留体积差异较大,需评估是否需要通过等度平衡阶段补偿时间差异。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20版
【2】Chp2025《05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3】Chp2025《0502 薄层色谱法》
【4】Chp2025《0521气相色谱法》
【5】《中国药典》(2025 年版)编制大纲
【6】《标准提高拟立项课题目录》
来源:注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