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5-22 08:28
导读:实质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是一种主要在美国FDA 510(k)途径下使用的监管策略,表明新的医疗器械是:与已批准的比较器械一样安全有效。具有相同的预期用途和相似的技术特征。
实质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是一种主要在美国FDA 510(k)途径下使用的监管策略,表明新的医疗器械是:
-与已批准的比较器械一样安全有效。
-具有相同的预期用途和相似的技术特征。
然而,许多制造商的错误做法是:
-没有经过严格的比较分析就假定相等。
-忽视影响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细微技术差异。
大多数制造商错在哪里?
高估简单性:许多人认为实质等同仅仅意味着“相似”。但它需要严格的文件证明可比较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技术特性,以及大量的临床和技术数据支持。
低估证据要求:声称实质等同的策略是临床证据方面最薄弱的途径。明确证明证据水平和临床充分性至关重要。没有足够的证据,宣称将没有资格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
在策略中忽视实用主义:实质等同有时被误用为捷径。但是,除非器械在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中与比较器械紧密一致,否则它是不实用的。当存在实质性差异时,强有力的理由和额外的临床证据成为强制性的。
比较数据定义不清:许多制造商提供的比较数据不完整。临床等效性必须包括系统的外推,严格的比较分析(例如,统计和预测建模),以及潜在的“假设”临床情景评估,以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荐的方法
-清晰地记录设计、材料、性能、生物评价和技术特性之间的比较。
-执行严格的数据驱动分析(统计、回归、准比较),证明等效性或充分解决差异。
-使用表格格式清楚地显示测试器械和比较器械特征,以及可靠的统计显著性分析。
-为每一个声称的相等或不同提供逻辑上的理由。
要避免的常见错误:
-仅仅依靠历史数据或极少的比较数据。
-忽视可能引发安全性或有效性问题的细微差异。
-使用过时的或不合理的实质等同器械。
-忽视全面的技术、临床和生物等效性数据。
可行的见解:
-谨慎选择比较器械:比较器械必须合法上市,与预期用途密切相关,并且与技术相关。
-系统数据收集:利用数据挖掘、文献回顾和预测建模来全面证明等效声明。
-透明度和证明:清楚地提供等效声明的基础,包括临床和技术证明,确保监管审查员可以轻松验证你的声明。
什么时候你可以跳过临床试验,什么时候你绝对不应该?
临床试验有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文献证明或真实数据来避免,但在需要时跳过临床证据可能会延迟你的市场准入,并增加监管障碍。
真正的选择:文献综述,PMCF,真实世界的数据
利用文献综述、有针对性的上市后临床随访(PMCF)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数据有效地建立全面的临床证据。
来源:MDR小能手
关键词: 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