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7-24 20:14
导读:本文件总结了BioPhorum灌装和成品无菌过滤质量风险管理团队的讨论内容。
本文件总结了BioPhorum灌装和成品无菌过滤质量风险管理团队的讨论内容。
问题 1:实施 PUPSIT 对已验证的过滤工艺有何影响?
这取决于 PUPSIT 实施前后过滤系统的复杂程度及系统使用方式。即使是为 PUPSIT 配置的简单系统,也可能需要进行产品润湿的 PUPSIT 测试,并对滤液侧的通气过滤器进行额外检测。这将导致产品与过滤基质的接触时间延长,需评估其对已验证工艺的潜在影响。其他需考虑的因素包括特定吸附、过滤器污染、微生物生长、测试压力高于过滤压力引起的剪切应力、润湿液的作用以及任何弃置体积的影响。应尽可能在已完成的过滤器验证研究中评估实施和执行 PUPSIT 的影响。
问题 2:在 PUPSIT 期间对过滤器施加更高压力进行测试时,是否存在即使过滤器未损坏也会因压力升高而 “推动” 微生物通过过滤器的风险?
“吹穿” 理论(即认为升高的压力会将微生物推过膜)尚未被证实。过滤器已通过验证,可承受完整性测试所需的更高压力,且对性能无不利影响。然而,使用生物负载受控的润湿液可降低微生物穿透的风险。重要的是,需考虑在细菌截留测试中纳入更高测试压力(高于起泡点或扩散流测试压力)的 PUPSIT 模拟。
问题 3:PUPSIT 中使用的最大压力是否需要在细菌截留测试中进行评估?
此问题尚无定论。除菌级过滤器的验证需要在工艺条件下进行特定产品的细菌挑战测试,这意味着应考虑过滤过程中的最大压力条件。当使用 PUPSIT 时,产品或水润湿的过滤器上的压力会超过起泡点(通常以水为润湿液时超过 50psi)。问题在于产品细菌挑战测试是否应在这些压力条件下进行。尽管如此,完整性测试阶段非常短暂,压力仅会短暂达到 50psi 水平,而过滤期间的压差会维持更长时间。USP 1229.4 要求证明过滤器可在预期使用条件下持续产生无菌溶液,这表明除非另有合理理由,否则 PUPSIT 可能需纳入任何挑战测试中。
问题 4:PUPSIT 推荐使用何种润湿溶液(产品或水 / 缓冲液)?
目前无推荐的润湿溶液,因为两种润湿方法均有缺点。润湿方法取决于应用场景、过滤系统设计和用户需求。有关润湿方法的优缺点详情,可参考 PDA/BioPhorum 联盟发布的《预使用后灭菌完整性测试(PUPSIT)实施注意事项》(可从 PDA 网站获取)。
问题 5:PUPSIT 中使用水起泡点与产品起泡点的风险是否存在差异?
两者在风险或复杂性上无显著差异。然而,水润湿和产品润湿的 PUPSIT 均需完成若干关键步骤。过滤膜必须充分润湿;润湿步骤中的任何失误均会导致假失败,造成时间和 / 或产品损失。两种润湿方法均有独特的测试要求:例如,进行水润湿 PUPSIT 时,需考虑测试后是否需完全干燥滤膜以防止产品稀释;进行产品润湿 PUPSIT 时,润湿条件应使用最少但足以润湿整个滤膜的产品量,因为测试后产品可能被丢弃。与不进行 PUPSIT 相比,水和产品润湿方法均涉及更复杂的设置。
问题 6:目前我将过滤器尽可能靠近灌装针头以降低潜在污染风险。若实施 PUPSIT,是否无法再这样操作?
根据附件 1 第 8.87 条,除菌级过滤器需进行 PUPSIT,而执行 PUPSIT 的复杂性可能要求将过滤器放置在离灌装针头更远的位置,以确保符合附件 1 的要求。
附件 1 第 8.80 条指出:“由于与其他灭菌工艺相比,无菌过滤工艺存在潜在附加风险,应考虑在灌装点尽可能近的位置进行额外的除菌级过滤,作为整体污染控制策略(CCS)的一部分。” 任何用于放行批次的过滤器必须通过 PUPSIT。然而,执行测试所需的过滤设置将导致过滤器离灌装针头更远。尽管在隔离器内进行过滤是可能的,但额外的管道和连接需求使该操作更具挑战性。
问题 7:附件 1 指出:“鉴于工艺限制(如过滤极少量溶液),灭菌后可能无法始终进行 PUPSIT。” 何种批次规模适合不进行 PUPSIT 并进行风险评估?
关于“小批量” 的定义存在多种观点,且团队成员或 BioPhorum 全球 PUPSIT 调查中尚无关于其实际应用的具体反馈。然而,即使是高污染性流体的小批量,也可能对过滤器产生掩蔽效应,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PUPSIT 与冗余过滤的作用
问题 8:能否通过使用冗余除菌过滤器降低过滤器掩蔽风险?这是否可消除 PUPSIT 的需求?
在冗余过滤设置中,下游过滤器(“过滤器 2”)的掩蔽可能因上游过滤器(“过滤器 1”)通常去除大量可能导致下游过滤器掩蔽的污染物而得以避免。然而,若冗余过滤意味着任一过滤器均可用于确保滤液无菌,则当过滤器 2 的使用后测试失败时,需对过滤器 1 进行测试,若其通过测试,则假定滤液无菌。这意味着承担大部分污染物截留的过滤器 1 至关重要,需进行 PUPSIT 完整性测试。此类过滤系统设置复杂,因此部分公司因在冗余过滤系统中执行 PUPSIT 的复杂性,从冗余过滤转向单一除菌级过滤器设计。
PUPSIT 在除菌过滤保证中的作用
问题 9:PUPSIT 首次纳入附件 1 是在何时?
附件 1 首次发布于 1971 年,后续多次修订。PUPSIT 的最早提及可追溯至 1998 年《人用和兽用药品 GMP》第 4 卷,第 73 页第 85 段,其中规定:“灭菌后的过滤器应在使用前验证其完整性 […]”。与 PUPSIT 相关的执法行动自 2007 年起开始增加。
问题 10:为何 PUPSIT 在除菌过滤工艺中至关重要?
2007 年《欧盟 GMP 指南附件问答》指出:“过滤灭菌工艺可能对过滤器造成物理压力。例如,工艺中的高温可能导致过滤器变形,潜在形成允许大于 0.2µm 颗粒通过的流体通道。过滤器的性能可能随使用而改善,因为颗粒开始堵塞单个通道并消除较小颗粒可通过的较大通道。基于这些原因,过滤器应在灭菌后使用前及使用后进行测试。” 这种假设现象被称为 “过滤器缺陷掩蔽”,是强制实施 PUPSIT 的主要原因。需注意的是,此处引用的示例似乎涉及未受控的蒸汽灭菌循环导致过滤器损坏的情况,这在验证为维持过滤器截留能力的现代过滤工艺中不太可能发生。
问题 11:建立 PUPSIT 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执行 PUPSIT 会增加系统复杂性,因为过滤器润湿液必须在滤液侧收集,且滤液侧需保持常压。此外,过滤器可能需要在测试后干燥方可使用,过滤开始前可能需在滤液侧添加通气过滤器并进行完整性测试。评估整个过滤系统并将 PUPSIT 设计纳入新系统和现有系统至关重要。有关实施 PUPSIT 时需考虑的因素详情,可参考 PDA/BioPhorum 联盟的《预使用后灭菌完整性测试(PUPSIT)实施注意事项》(可从 PDA 网站获取)。
其他相关问题
问题 12:附件 1 第 8.85 和 8.86 条中的压力、流速和时间
第 8.85 条:验证期间应考虑和确定的过滤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
[…]
ii. 过滤工艺条件,包括:
[…]
・最大操作压力
・流速
[…]
・过滤已知体积的批量溶液所需的时间,以及过滤器两侧使用的压差。
第 8.86 条:应实施常规工艺控制以确保符合已验证的过滤参数。
行业惯例是在常规操作中监测上游压力。这在验证活动中通过测量压差来确定,并用于定义常规操作中的可接受压力范围。具体监测实践取决于过滤系统是在恒流还是恒压条件下运行。尽管这两个参数均可为评估系统性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但目前各公司正在进行并重新进行验证活动,以纳入压差监测数据。
在压力驱动设置中,目前尚无重新验证流速测量的行业驱动因素。对产品进行“可堵塞性” 研究有助于建立压力与流速之间的关系。若无堵塞,可预期呈线性关系。在流速控制的过滤中,需在工艺开始时测量流速并通过泵速控制,因此泵速的定期再确认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因未检测到的过滤器污染而超出已验证参数的风险在压力驱动和流速驱动工艺中有所不同。在恒压驱动工艺中,未检测到的过滤器堵塞将导致过滤流速降低,无意外超过已验证最大流速的风险;在泵驱动(恒定体积流速)工艺中,未检测到的过滤器污染可能导致过滤压力升高。
应仔细监测过滤时间,尤其是工艺间歇性对过滤时间和性能的影响,这应纳入任何监测活动中。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无菌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