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中缺陷分级

嘉峪检测网 2025-03-28 20:45

导读:本文介绍了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中缺陷分级。

无菌药品生产关乎公众用药安全,对其缺陷的精准把控是提升质量的关键。这三类缺陷在性质、表现及影响上差异显著。严重缺陷直接威胁药品质量安全,主要缺陷影响生产规范与质量稳定,一般缺陷反映出管理细节的不足。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三类缺陷的具体内容(本文列举的缺陷等级仅供参考)。

 

1.严重缺陷

 

表现形式:批生产记录与仓库、车间暂存出入库记录时间逻辑不一致;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控制实验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未能有效履职,致使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无法充分理解并履行岗位职责。

 

影响:严重缺陷严重威胁药品质量安全,可能导致药品生产过程不可追溯,关键人员职责缺失使质量管理体系失效,极大增加药品质量风险。记录时间逻辑不一致会使生产环节的追溯出现混乱,无法准确掌握药品生产流程和物料流向;关键人员履职不力会使企业管理陷入无序,难以保障生产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

 

2.主要缺陷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原始记录内容不全、未进行检验方法确认、未及时启动超检验标准(OOS)调查、偏差及变更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可能导致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确认与验证方面:开展工艺验证、清洁验证前,未进行风险评估或对关键因素评估不充分;未按风险评估方式确定生产工艺关键工艺参数;未对关键参数进行确认或部分数据未纳入验证报告等。这使得验证结果无法有效支持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加药品质量不稳定的风险。

 

文件管理方面: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全面。文件无法为生产操作提供有效指导,易导致操作人员行为不规范,引发生产过程中的混淆、差错等问题 。

 

质量风险管理方面:质量风险控制和风险预防存在不足、未对影响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充分评估。这使企业难以提前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无法有效保障药品质量 。

 

无菌药品附录方面:无菌保证意识不强,人员培训不到位;未考虑无菌装配时人员操作对 A 级环境的影响;未进行部分功能间的环境监测;未按要求进行无菌工艺验证或验证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增加微生物、微粒和热原污染风险,威胁药品无菌性和安全性。

 

3.一般缺陷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未按注册批准的方法检验、检验方法未验证或确认、偏差调查不彻底等。原因包括文件规程不完善、记录格式设置不合理、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等。这些问题虽单独影响相对较小,但积累起来会影响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降低对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

 

文件管理方面:生产记录设计不完整、操作规程内容不清晰、文件未及时修订等。主要原因是规程起草者不了解实际操作细节、部分操作依经验且不合规、对记录及时性和完整性重视不足。这会导致生产操作缺乏准确依据,影响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设备方面:未按操作规程或校准计划定期校准、设备精度和量程不符合要求等。无菌药品生产可采用适当技术手段降低污染风险,用于无菌产品生产的洁净区域和空气净化设备应进行确认。设备问题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增加污染风险。

 

确认与验证方面:验证内容不完整、风险评估不充分、运输确认不到位等。这会使验证工作无法全面有效评估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影响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

 

无菌保证方面:未按要求时限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无菌保证措施不到位、粒子和微生物监测不规范等。需要系统梳理人员、物料、设施设备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以确保产品无菌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资料:王璐,王晓,宋姝.辽宁省无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25,34(04):5-10.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无菌药品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