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04 11:42
导读:昨日,中国内镜领域领军企业澳华内镜宣布正式推出全新 60 系列4K电子内镜,涵盖定焦、放大、超细及十二指肠镜四大核心品类,并同步展示了其与 AQ-150 4K 超清内镜系统协同应用的临床成果。
昨日,中国内镜领域领军企业澳华内镜宣布正式推出全新 60 系列4K电子内镜,涵盖定焦、放大、超细及十二指肠镜四大核心品类,并同步展示了其与 AQ-150 4K 超清内镜系统协同应用的临床成果。此次发布标志着国产内镜技术在成像精度、操作性能及临床适用性上实现跨越式突破,并为消化道早癌筛查、复杂腔道诊疗等领域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1. 全新60系列电子内镜,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全链条
长期以来,澳华作为国产内镜领域的代表,一直攻坚技术创新领域,不断深入临床,推出了众多符合市场需求和具备本土特色的产品。此次澳华新推出的60系列消化镜组的价值,则在于其构建了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全链条的器械生态:
胃肠镜
胃镜145°大视场角和120°下弯曲角度的组合设计,将胃体后壁盲区覆盖率大幅提升;肠镜随动弯曲功能使内镜在肠道中穿梭得更加自如,这对中国高发的消化道早期筛查具有现实意义。
超细内镜
5.8mm纤细外径配合2.4mm治疗通道,既解决上消化道狭窄患者检查难题,也支持经鼻路径下的镜下止血、息肉切除等治疗操作。
140倍光学放大内镜
搭配4K超高清图像,光学放大内镜可以实现黏膜血管形态的实时观察,为消化道早癌的“镜下病理诊断”提供新可能。
十二指肠镜
高画质搭配可拆卸的一次性先端冒,将从使用感及安全度上全面提升胆胰疾病的诊疗精度。
由此可见,国产内镜企业正在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作战”。过去,进口品牌凭借完整的产品矩阵占据优势,而如今,本土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多镜种的协同适配。这种生态化布局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院的设备更新成本,更契合了分级诊疗背景下“一机多用”的需求。
2. 人性化设计,优化每一个操作细节
在各大厂商开始发力,提升主机性能时,早早入局4K的澳华已经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其他细节上。内镜医生的手部疲劳问题,一向是长时间手术的一大痛点。在深度调研了临床需求后,澳华全新推出了第五代内镜手柄,从各方面对手柄的握持感与操作感进行了提升。AQ-150系统的适配型号60镜子,使用的正是全新升级后的手柄。
使用手感一向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医生口中“好用”“顺滑”的评价,落实到设计层面,就会变成手柄各部位的弧度、角度、按钮位置的细微调整。澳华收集了大量临床医生的反馈意见,综合自身的行业积累,针对60镜子手柄的各个区域都做出了细致的优化。
在手掌、虎口这块大面积接触手柄的区域,60镜子手柄都做了圆弧化处理,更贴合手部线条,缓解操作时的手部疼痛,握持更舒适。60镜子手轮的空间分布也有所微调,使用时大拇指能垂直放松地落在手轮上,拨动省力。此外,60镜子调整了按钮区两侧的手指接触面,弧度更柔和,便于食指触碰按钮,从而使操作更加省力。
从各个角度来说,60镜子都十分符合人体工学,并保证功能区的实用与便利,配合复杂的手术操作,助力手术更高效地完成。另一方面,60镜子在镜身上采用了更轻的材料,有效减轻长时间握持的疲劳,让医生在手术期间能够更加轻松省力。
更轻的重量并不意味着更低的质量,澳华保持过往手柄设计的优势,兼顾手柄的功能与操作体验,保证了手柄质感,医生也能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对手柄快捷按键进行自定义,各项功能一应俱全。
在性能之外,产品的设计也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怀。医疗行业的真正技术创新,应该永远以减轻患者痛苦、解除医生疲劳为终极追求。
当超清影像遇见人性化设计,当硬核科技承载人文关怀,中国内镜企业正在用自主创新的力量,为微创医疗史书写新的篇章。
澳华
澳华是一家从事内镜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产品已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肝胆外科、泌尿科、急诊科、ICU等临床科室。
来源:MedTF
关键词: 电子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