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5-28 08:29
导读:自2025 年初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等透皮制剂获批上市后,众多厂家纷纷涌入透皮制剂领域。对于刚踏入这一领域的新手而言,最直接的问题便是:何为贴膏,何为贴剂?
自2025 年初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等透皮制剂获批上市后,众多厂家纷纷涌入透皮制剂领域。对于刚踏入这一领域的新手而言,最直接的问题便是:何为贴膏,何为贴剂?
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明确指出:
贴膏剂是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膏状物,涂布于背衬材料上,供皮肤贴敷,可发挥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贴膏剂涵盖凝胶贴膏(原巴布膏剂或凝胶膏剂)和橡胶贴膏(原橡胶膏剂)。
凝胶贴膏是原料药物与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制成的贴膏剂。常用基质包括聚丙烯酸钠、羧甲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等。
橡胶贴膏则是原料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制成的贴膏剂。橡胶膏剂的常用制备方法有溶剂法和热压法,常用溶剂为汽油和正己烷,常用基质有橡胶、热塑性橡胶、松香、松香衍生物、凡士林、羊毛脂和氧化锌等,也可使用其他适宜溶剂和基质。
贴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材料制成,供贴敷在皮肤上,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贴剂可用于完整皮肤表面,也可用于有疾患或不完整的皮肤表面。其中,用于完整皮肤表面且能将药物输送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起全身作用的贴剂称为透皮贴剂。
然而,药典中的区分较为模糊。例如,双氯芬酸依泊胺贴剂,美国药典标注为patch,但其药品工艺实为水凝胶工艺。是否可以理解为日本上市的多为贴膏,而美国上市的多为贴剂?
经检索发现,在美国确实并无贴膏剂型,美国登记的均为patch,即贴剂。但在工艺上存在较大差异,使用的设备也大相径庭。从立项伊始,就应考虑工艺选择,进而评估设备可行性。通常来说,无论是贴剂还是贴膏,都属于透皮制剂,其工艺包括溶剂涂布、热熔工艺和水凝胶工艺。那么,如何判断属于哪一类工艺呢?
经过总结,我认为可以通过说明书中的辅料直接判断工艺类型,以便在立项时作为参考。
常用关键辅料如下:
溶剂涂布工艺:丙烯酸酯、聚异丁烯、硅酮胶、有机溶剂(制备过程中除去)。
热熔工艺:苯乙烯- 异戊二烯 - 苯乙烯(SIS)共聚物。
水凝胶:聚丙烯酸钠、甘羟铝。
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的差异如下:
在上述工艺中,热熔在各项指标中适中,水凝胶工艺可能贴的不牢固,但是均不含有机试剂,因此在设备使用上无需考虑防爆、安全评估等问题,也不会对研发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我还对当前溶剂涂布工艺品种所使用的溶剂类型进行了汇总,详见下表:
药物名称 |
产品 |
辅料 |
工艺中使用溶剂 |
丁丙诺啡 |
BuTrans@(LTS/Purdue) |
丙烯酸酯、乙酰丙胺、油酸油脂醇、聚维酮 |
乙酸乙酯、庚烷、异丙醇、甲苯、乙酰丙酮 |
雌二醇 |
Climara@(3M/Bayer) |
丙烯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单月桂酸甘油酯、油酸乙酯 |
乙酸乙酯 |
芬太尼 |
Buragesic@(Alza/Janssen) |
丙烯酸酯 |
乙酸乙酯 |
格拉司琼 |
Sancuso@(ProStrakan) |
丙烯酸酯 |
乙酸乙酯 |
利斯的明 |
Exelon@(Novartis) |
丙烯酸酯、硅油。维生素E |
乙酸乙酯 |
罗替高汀 |
Neupo@(UBC) |
硅酮胶、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聚维酮、亚硫酸钠和维生素E |
庚烷、乙醇 |
东莨菪碱 |
Transderm-Scop@(PDR Alza/ Novartis) |
聚异丁烯、矿物油 |
己烷 |
由此可见,溶剂法大多使用乙酸乙酯等溶剂,对生产要求较高。此外,溶剂涂布法的含药物层大多小于50μm,对设备的涂膜间隙精度要求也较高。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
参考文献
1.《经皮给药制剂从创新到生产》,主编 Tapash K。Ghosh,主译 潘宪伟 王征征;2024.07.01
2.谁更胜一筹?市售主流贴剂全评测来了;乐明药业;2024.06.28
来源:注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