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医疗器械药物相容性研究之提取试验、相互作用研究和安全性研究

嘉峪检测网 2025-07-01 10:42

导读:医疗器械药物相容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取试验、相互作用研究(包括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和安全性研究。

一、基本概念

我们熟知的药物相容性通常指包装系统与药物相容性研究,目的是考察包装系统与药物之间是否发生迁移或吸附等, 进而影响药物质量和安全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包装系统指的是可能用到的西林瓶、胶塞、输液袋等。

医疗器械药物相容性是指例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雾化器或者植入式给药装置, 这些产品临床使用时,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器械对药物的吸附作用以及器械中的某些物质向药液的迁移等。

 

医疗器械药物相容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取试验、相互作用研究(包括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和安全性研究。

 

1、提取试验

可提取物研究(提取试验):是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在较剧烈的条件下,对组件材料进行的提取试验研究;目的是通过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并明确潜在的目标浸出物,以指导后续的浸出物研究(迁移试验)(研究主体为器械组件材料)

医疗器械药物相容性研究之提取试验、相互作用研究和安全性研究

 

2.1、迁移试验

浸出物研究(迁移试验):指在药品拟定的接触方式及接触条件下,对组件材料迁移到药品中的浸出物的研究;目的是检测药品在实际情况下真实的浸出物情况并据此进行安全性评估。(研究主体为药品)

迁移试验有必要在研发阶段进行,并证明所用包装材料在拟定的接触方式及接触条件下,浸出物(包括种类和含量)不会改变制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常,提取试验中采用的提取溶剂只是在极性、pH值及离子强度等方面与拟包装的药品相近,并不一定是制剂的实际处方,由于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或者某些辅料的影响,使得提取溶剂、真实制剂与包装材料发生的相互作用可能不同,即提取试验获得的可提取物与真实制剂迁移试验获得的浸出物可能不一致。

迁移试验所用的分析方法通常会采用提取试验研究过程中选择确定的分析测试方法,但在进行浸出物测定时,因浸出物的浓度往往远低于可提取物,且浸出物的测定结果是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数据依据,故应对浸出物的测定方法进行全面的方法学验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及范围和耐用性等;以证实其方法能灵敏、准确、稳定地检出制剂中的浸出物。如果浸出物与可提取物的种类不一致,即浸出物超出了可提取物的范畴,且可提取物的检测方法不适用时,则应针对浸出物的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并对新建方法进行充分的方法学验证,以确保所建方法可灵敏、准确、稳定地检出制剂中相关的浸出物。

 

2.2 吸附试验

吸附试验是对活性成分或辅料是否会被吸附或浸入包装材料,进而导致的制剂质量改变所进行的研究。

关键指标:

 

3.安全性研究

根据提取试验获得的可提取物信息及迁移试验获得的浸出物信息,分析汇总可提取物及浸出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必要的化合物归属或结构鉴定,并根据结构类型归属其安全性风险级别。

通过文献及毒性数据库查询相关的毒性资料,换算成人每日允许最大暴露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PDE);评估浸出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即根据测定的浸出物水平计算实际的每日暴露量与毒理学评估中得到的PDE进行比较,做出包装系统是否与药品具有相容性的结论。

如果文献及毒性数据库无相关浸出物的毒性资料,则可对相应的浸出物进行安全性研究,得到相应的毒性数据,换算成人每日允许最大暴露量(PDE);评估浸出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做出包装系统是否与药品具有相容性的结论。

如果文献及毒性数据库无相关浸出物的毒性资料,也未采用相应的浸出物进行安全性研究,则可依据安全性阈值(Safety Concern Threshold,SCT),评估浸出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做出包装系统是否与药品具有相容性的结论。

 

 

二、参考标准及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与弹性体密封件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技术指南(试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所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南(试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中国药典2025版 9621 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已知可沥滤物测定方法验证及确认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9)

医疗器械未知可沥滤物评价方法建立及表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相关标准

YY/T 1550.1-2017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与药物相容性研究指南第1部分:药物吸附研究

YY/T 1550.2-2019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与药物相容性研究指南 第2部分:可沥滤物研究已知物

YY/T 1550.3-2024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与药物相容性研究指南 第3部分:可沥滤物研究未知物

GB/T 16886.1-202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GB/T 16886.12-202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GB/T 16886.17-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GB/T 16886.18-202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

ISO/TS 21726: 2019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Application of the 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 (TTC) for assessing biocompatibility of medical device constituents

ICH Q3D 元素杂质指导原则

 

三、相容性研究基本思路

相容性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六个步骤:

1)确定直接接触药品的组件;

2)了解或分析器械组件材料的组成、器械组件与药品的接触方式与接触条件、生产工艺过程;

3)对器械材料进行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并预测潜在的浸出物;

4)进行制剂与器械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获得器械对主辅料的吸附及在制剂中出现的浸出物信息;

5)对制剂中的浸出物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估;

6)对药品与所用器械材料的相容性进行总结,得出器械是否适用于药品的结论。

医疗器械药物相容性研究之提取试验、相互作用研究和安全性研究

 

四、测试研究注意点

 

来源:不严肃医械研究

关键词: 医疗器械 药物相容性

相关资讯

我要检测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