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4-15 18:40
导读:对干热除热原工艺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应当考虑哪些方面?
【问】对干热除热原工艺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应当考虑哪些方面?
【答】答:对于干热除热原工艺的设计和开发,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除热原工艺开发前应充分了解待处理物料、容器、部件的纸菌内毒素负荷。
·除热原工艺开发和验证数据应能证明该除热原工艺能持续保证细菌内毒素下降3个对数值。
·除热原工艺开发和验证数据能确保通过除热原工艺后并处理后的每个样品或容器的细菌内毒素量至少≤0.1EU。
·除热原工艺开发和验证的结果等效于在250℃条件下至少30分钟的除热原效果。
对于干热灭菌烘箱和隧道式烘箱,在除热原工艺设计、开发和验证中应重点考虑热分布、热穿透和细菌内毒素挑战试验,所使用的方法应经过验证。于热除热原工艺开发中得出的温度曲线的重现性应通过最差装载条件下的热分布和热穿透进行确认,校准过的探头应置于在工艺开发温度分布和热穿透研究中确定的最冷点处。在热穿透确认中,需要确定被灭菌物品自隧道口离开后达到灌装工位时能够冷却到对产品安全的温度。
物理确认是证实干热灭菌柜或隧道烘箱内的温度分布性质,以确保内部待处理的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达到要求的除热原的温度,一般除热原工艺物理确认建议等效于在250℃条件下至少30分钟的除热原效果。
生物确认是通过使用细菌内毒素来确认对装载物品的细菌内毒素去除能力能持续达到要求。指示剂应放在装载物内的数个地方,包括除热原效果最差的位点,一般除热原工艺建议需要达到细菌内毒素下降3个对数值。
因微生物菌体对于干热的抵抗力不如细菌内毒素,在除热原效果可证明是有效的条件下,灭菌效果被可认为是有保证的。
同时企业也可以参考USP 1228.1《干热除热原》和PDA TR03《干热除热原和灭菌的验证》推荐的除热原工艺开发和验证的方法:如FD值法和 FH值法进行。
来源:《药品GMP指南(第2版)无菌制剂上册》(P305-306)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