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 2025-05-29 17:17
导读:本文介绍了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编写指南与注册申报要点。
什么是医疗器械可用性?
医疗器械可用性(Usability)是指医疗器械在特定使用环境下,能够被预期用户有效、高效和满意地使用的程度。可用性工程(Usability Engineering)是系统地应用有关人类行为、能力、限制和其他特征的知识来设计医疗器械,以提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过程。
良好的可用性设计能够:
- 降低使用错误风险
- 提高医疗操作效率
- 增强用户满意度
- 减少培训需求
- 最终保障患者安全
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
国际:
IEC 62366-1:2015 《医疗器械 - 可用性工程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随着61010的更新,预计又要更新了)
- 国际通用标准,被全球主要市场采纳
- 规定了可用性工程过程要求
美国:FDA人因工程指南 (2016)
- 《Applying Human Factors and Usability Engineering to Medical Devices》
- 美国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
欧盟:EU MDR (2017/745)
-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中明确要求可用性评估
- 附件I中规定了可用性相关的基本要求
国内:
1.YY/T 1474-2016 《医疗器械 可用性工程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等效采用IEC 62366-1:2007(IEC已有2版更新标准)
- 中国医疗器械可用性评价的基础标准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 要求提交可用性相关文件作为注册资料
3.《医疗器械人因设计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
- 国家药监局发布
- 详细规定了可用性工程过程要求
可用性文件包含内容
完整的医疗器械可用性文件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可用性工程计划
- 项目概述与目标
- 风险管理与可用性的关系
- 预期用户、使用环境和用途说明
- 可用性测试方法选择与理由
2. 用户界面分析与规范
- 用户界面特征描述
- 使用场景分析
- 任务分析文档
3. 已知使用问题分析
- 同类产品使用问题汇总
- 文献回顾结果
4. 可用性评估报告
- 形成性评估(设计阶段)
- 总结性评估(验证阶段)
- 测试方案、结果与结论
5. 可用性工程文档
- 与风险管理文件的关联
- 剩余风险可接受性评估
- 使用说明验证结果
6. 使用说明书与标签
- 基于可用性测试结果优化的文档
- 警示与注意事项
如何制作可用性文件?
1. 前期准备阶段
- 确定预期用途:明确产品功能、适用人群和使用环境
- 用户分析:识别不同用户群体(医护人员、患者等)的特征和能力
- 使用场景分析:包括正常和应急使用场景
2. 可用性工程过程
2.1制定可用性工程计划
- 确定评估方法(专家评审、模拟使用、用户测试等)
- 建立评估标准
2.2进行危害识别与使用风险分析
- 识别潜在使用错误
- 评估使用错误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
2.3用户界面设计与优化
- 基于分析结果设计用户界面
- 进行迭代式形成性评估
2.4总结性评估
- 模拟真实使用环境进行验证
- 确保设计能有效防止关键使用错误
2.5 文档整理与报告编写
- 汇总所有评估证据
- 证明剩余风险可接受
3. 关键方法
- 启发式评估:专家基于经验评估界面设计
- 认知走查:逐步模拟用户操作过程
- 用户测试:招募代表性用户进行实际操作测试
- 模拟使用研究:在模拟临床环境中评估产品使用
注册申报内容中可用性审核常见问题
根据审评经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中可用性方面常见的不通过原因包括:
1. 可用性工程过程不完整
- 缺乏系统性的可用性工程过程记录
2. 用户分析不充分
- 预期用户定义不明确或不全面
- 未考虑特殊用户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
3. 使用场景考虑不足
- 未涵盖所有可能的临床使用环境
- 忽略应急使用场景
4. 风险评估与可用性脱节
- 可用性评估未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
- 未分析使用错误对风险的影响
5. 测试方法不当
- 测试样本量不足或用户代表性不够
- 测试环境与真实使用环境差异大
- 测试任务未覆盖关键操作
6. 使用说明验证不足
- 未验证使用说明能否有效预防使用错误
- 警示标识不明显或不易理解
7. 未充分处理已知使用问题
- 对同类产品已知问题未采取有效改进措施
- 未证明设计变更解决了历史问题
8. 文档不一致
- 可用性文件与其他注册资料(如风险管理、临床评价)存在矛盾
- 不同文件中对用户、用途等描述不一致
提高可用性文件通过率的建议
1. 早期规划: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启动可用性工程过程
2. 标准遵循:严格按照YY/T 1474或IEC 62366要求执行
3. 全面记录:详细记录所有评估活动和结果
4. 风险管理整合:将可用性评估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
5. 真实测试:尽可能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环境中进行用户测试
6. 专家评审:开发过程中引入可用性专家进行评审
7. 持续改进:根据测试结果迭代优化设计
医疗器械可用性文件是产品安全有效性的重要证明,也是注册申报的关键组成部分。系统性地执行可用性工程过程,全面考虑用户需求和临床场景,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显著提高注册成功率,同时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更易用的医疗产品。企业应当重视可用性工程,将其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环节而非简单的合规要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履行医疗器械安全性的社会责任。
来源:Internet
关键词: 医疗器械可用性